白花菜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白花菜晒干后泡水喝,清热解毒,夏天喝最舒服啦!但别泡太久,以免营养流失哦。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白花菜 [拼音:Bái Huā Cài]
【别名】白花菜子、白花菜籽、白花菜子仁、白花菜子油、白花菜籽油
【英文名】Chinese white mustard seed
【来源】白花菜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花菜(Sinapis alba L.)的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白花菜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100cm。根粗壮,白色。茎直立,有分枝,表面被白色柔毛。叶互生,长圆形或椭圆形,边缘有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灰白色,被柔毛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白色,花瓣4片,倒卵形。角果长圆形,种子圆形,黑色,有光泽。
【产地分布】白花菜原产于地中海地区,现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白花菜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,打下种子,去杂质,晒干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圆形或椭圆形,直径1-2mm。表面黑色或黑棕色,有光泽,种脐明显。质坚硬,不易破碎。气微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、甘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白花菜具有温中散寒、行气止痛、润肠通便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寒凝气滞、脘腹冷痛、便秘、泻痢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9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白花菜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氧化、降血脂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白花菜主要含有白花菜子油、白花菜子苷、白花菜素、白花菜醇、白花菜酸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脾胃虚弱者慎用。不宜与补气药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疗寒凝气滞、脘腹冷痛:白花菜9g,干姜6g,煎汤服。
2. 治疗便秘:白花菜9g,郁李仁9g,煎汤服。
3. 治疗泻痢:白花菜9g,白术9g,煎汤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赵宇,等. 白花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10):1442-1446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峰,等. 白花菜提取物对小鼠抗炎、镇痛作用的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2,50(10):123-125.
3. 刘晓燕,李晓峰,赵宇,等. 白花菜提取物对小鼠抗病毒、抗氧化作用的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3,51(1):123-125.
【别名】白花菜子、白花菜籽、白花菜子仁、白花菜子油、白花菜籽油
【英文名】Chinese white mustard seed
【来源】白花菜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花菜(Sinapis alba L.)的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白花菜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100cm。根粗壮,白色。茎直立,有分枝,表面被白色柔毛。叶互生,长圆形或椭圆形,边缘有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灰白色,被柔毛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白色,花瓣4片,倒卵形。角果长圆形,种子圆形,黑色,有光泽。
【产地分布】白花菜原产于地中海地区,现广泛分布于我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白花菜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,打下种子,去杂质,晒干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圆形或椭圆形,直径1-2mm。表面黑色或黑棕色,有光泽,种脐明显。质坚硬,不易破碎。气微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、甘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白花菜具有温中散寒、行气止痛、润肠通便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寒凝气滞、脘腹冷痛、便秘、泻痢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9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白花菜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氧化、降血脂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白花菜主要含有白花菜子油、白花菜子苷、白花菜素、白花菜醇、白花菜酸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脾胃虚弱者慎用。不宜与补气药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疗寒凝气滞、脘腹冷痛:白花菜9g,干姜6g,煎汤服。
2. 治疗便秘:白花菜9g,郁李仁9g,煎汤服。
3. 治疗泻痢:白花菜9g,白术9g,煎汤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赵宇,等. 白花菜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10):1442-1446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峰,等. 白花菜提取物对小鼠抗炎、镇痛作用的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2,50(10):123-125.
3. 刘晓燕,李晓峰,赵宇,等. 白花菜提取物对小鼠抗病毒、抗氧化作用的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3,51(1):123-12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