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芥子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白芥子要密封保存,炒熟后才能用。咳嗽时泡茶喝,但孕妇和皮肤敏感者要小心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白芥子 [拼音:bái jiè zǐ]
【别名】白芥、芥子、白芥仁、芥子仁
【英文名】Sinapis alba
【来源】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. 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白芥子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。根为直根,白色。茎直立,高30-100厘米,有分枝,表面有白色粉霜。叶互生,长圆形或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小,白色。果实为长圆形角果,种子多数,呈扁平圆形,表面有网纹。
【产地分布】白芥子主要产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,生长于海拔200-2000米的山坡、路边、田野等。
【采收加工】白芥子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割取全株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白芥子呈扁平圆形,直径1-2毫米,表面棕色或暗棕色,有网纹,一端有圆形果柄痕,另一端有圆形种脐。质坚硬,不易破碎。气微,味辛辣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;归肺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白芥子具有温肺化痰,散结消肿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寒痰喘咳、胸痹心痛、痰核瘰疬、阴疽流注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6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白芥子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、抗氧化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白芥子主要含有白芥子苷、白芥子油、白芥子酸、白芥子碱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阴虚火旺者忌用。不宜与海藻、甘草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疗寒痰喘咳:白芥子、杏仁、苏子、莱菔子各9克,煎汤服。
2. 治疗胸痹心痛:白芥子、瓜蒌、薤白各9克,煎汤服。
3. 治疗痰核瘰疬:白芥子、海藻、昆布各9克,煎汤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2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2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5.
【别名】白芥、芥子、白芥仁、芥子仁
【英文名】Sinapis alba
【来源】白芥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Sinapis alba L. 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白芥子为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。根为直根,白色。茎直立,高30-100厘米,有分枝,表面有白色粉霜。叶互生,长圆形或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小,白色。果实为长圆形角果,种子多数,呈扁平圆形,表面有网纹。
【产地分布】白芥子主要产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,生长于海拔200-2000米的山坡、路边、田野等。
【采收加工】白芥子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割取全株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白芥子呈扁平圆形,直径1-2毫米,表面棕色或暗棕色,有网纹,一端有圆形果柄痕,另一端有圆形种脐。质坚硬,不易破碎。气微,味辛辣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;归肺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白芥子具有温肺化痰,散结消肿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寒痰喘咳、胸痹心痛、痰核瘰疬、阴疽流注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6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白芥子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、抗氧化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白芥子主要含有白芥子苷、白芥子油、白芥子酸、白芥子碱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阴虚火旺者忌用。不宜与海藻、甘草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疗寒痰喘咳:白芥子、杏仁、苏子、莱菔子各9克,煎汤服。
2. 治疗胸痹心痛:白芥子、瓜蒌、薤白各9克,煎汤服。
3. 治疗痰核瘰疬:白芥子、海藻、昆布各9克,煎汤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2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2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