蚕茧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蚕茧晒干后泡水喝,能补气养颜,但最好在晚上用温水泡,不要泡太久哦,以免营养流失。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蚕茧 [Chán jiǎn]
【别名】蚕丝、蚕蛹皮、蚕茧壳、蚕茧衣、蚕茧膜、蚕茧丝、蚕茧丝膜、蚕茧丝衣
【英文名】Silk cocoon
【来源】蚕茧为昆虫纲鳞翅目家蚕科昆虫家蚕(Bombyx mori L.)的茧。
【植物形态】家蚕为家养昆虫,雌雄异体。成虫体长2~3厘米,翅展4~5厘米,体色黄白。卵椭圆形,长约0.8毫米,宽约0.5毫米,表面有白色蜡质层。幼虫体长可达5~6厘米,体色白或淡黄,体表有细毛。蛹体长2~3厘米,体色黄白,头部有触角,胸部有足,腹部有丝腺。
【产地分布】家蚕主要分布在中国、日本、印度、泰国、越南等国家。在中国,家蚕主要分布在江苏、浙江、四川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蚕茧在幼虫吐丝结茧后,待其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后收集。收集后,去除外层杂质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蚕茧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2~3厘米,直径1~2厘米。表面白色或淡黄色,有光泽,质地坚硬。断面呈白色,有丝腺。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辛。归肝、肺、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蚕茧具有养颜美容、润肺止咳、清热解毒、安神定志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养颜美容药、润肺止咳药、清热解毒药、安神定志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蚕茧的用法用量为内服:煎汤,10~15克;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主治病症:用于肺燥咳嗽、皮肤干燥、失眠多梦、神经衰弱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蚕茧具有抗氧化、抗炎、抗过敏、抗肿瘤、抗病毒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蚕茧主要含有蛋白质、氨基酸、脂肪、糖类、矿物质、维生素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蚕茧性平,一般无特殊禁忌。但孕妇、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蚕茧炖猪肉:蚕茧10克,猪肉100克,炖汤食用,适用于肺燥咳嗽。
2. 蚕茧炖鸡蛋:蚕茧10克,鸡蛋2个,炖汤食用,适用于失眠多梦。
3. 蚕茧炖银耳:蚕茧10克,银耳15克,炖汤食用,适用于皮肤干燥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东,王丽丽. 蚕茧的药用价值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5,22(12):78-80.
2. 刘晓燕,张晓红,李晓东. 蚕茧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6,54(24):1-4.
【别名】蚕丝、蚕蛹皮、蚕茧壳、蚕茧衣、蚕茧膜、蚕茧丝、蚕茧丝膜、蚕茧丝衣
【英文名】Silk cocoon
【来源】蚕茧为昆虫纲鳞翅目家蚕科昆虫家蚕(Bombyx mori L.)的茧。
【植物形态】家蚕为家养昆虫,雌雄异体。成虫体长2~3厘米,翅展4~5厘米,体色黄白。卵椭圆形,长约0.8毫米,宽约0.5毫米,表面有白色蜡质层。幼虫体长可达5~6厘米,体色白或淡黄,体表有细毛。蛹体长2~3厘米,体色黄白,头部有触角,胸部有足,腹部有丝腺。
【产地分布】家蚕主要分布在中国、日本、印度、泰国、越南等国家。在中国,家蚕主要分布在江苏、浙江、四川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蚕茧在幼虫吐丝结茧后,待其自然干燥或人工干燥后收集。收集后,去除外层杂质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蚕茧呈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2~3厘米,直径1~2厘米。表面白色或淡黄色,有光泽,质地坚硬。断面呈白色,有丝腺。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辛。归肝、肺、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蚕茧具有养颜美容、润肺止咳、清热解毒、安神定志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养颜美容药、润肺止咳药、清热解毒药、安神定志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蚕茧的用法用量为内服:煎汤,10~15克;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主治病症:用于肺燥咳嗽、皮肤干燥、失眠多梦、神经衰弱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蚕茧具有抗氧化、抗炎、抗过敏、抗肿瘤、抗病毒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蚕茧主要含有蛋白质、氨基酸、脂肪、糖类、矿物质、维生素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蚕茧性平,一般无特殊禁忌。但孕妇、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蚕茧炖猪肉:蚕茧10克,猪肉100克,炖汤食用,适用于肺燥咳嗽。
2. 蚕茧炖鸡蛋:蚕茧10克,鸡蛋2个,炖汤食用,适用于失眠多梦。
3. 蚕茧炖银耳:蚕茧10克,银耳15克,炖汤食用,适用于皮肤干燥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东,王丽丽. 蚕茧的药用价值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5,22(12):78-80.
2. 刘晓燕,张晓红,李晓东. 蚕茧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6,54(24):1-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