侧柏叶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侧柏叶晒干后泡水喝,清热解毒,适合夏天饮用。但孕妇和体质虚寒者要慎用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侧柏叶 [拼音:cè bǎi yè]
【别名】柏叶、扁柏叶、香柏叶、松柏叶
【英文名】Chinese Thuja Leaf
【来源】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(Platycladus orientalis (L.) Franco)的干燥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侧柏为常绿乔木,高达20米。树皮灰褐色,纵裂;小枝细,扁平,绿色或淡蓝绿色。叶鳞片状,交互对生,排列紧密,先端钝,背面中央有腺点。球果近球形,成熟时蓝黑色,被白粉。种子卵圆形,无翅。
【产地分布】侧柏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等地。生于海拔100-2000米的山坡、山谷、河岸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侧柏叶于夏、秋季采摘,除去杂质,晒干或阴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干燥侧柏叶呈长条形或披针形,长1-3cm,宽0.5-1cm。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,有光泽,叶缘微卷。质脆,易折断。气清香,味苦涩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苦、涩。归肝、肺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侧柏叶具有凉血止血、祛风除湿、解毒消肿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止血药、祛风湿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
1. 用法用量:煎服,10-15g;外用适量。
2. 主治病症:血热吐血、衄血、尿血、便血、崩漏、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、烫伤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
1. 抗凝血作用:侧柏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凝血作用,可降低血液凝固时间,防止血栓形成。
2. 抗炎作用:侧柏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作用,可减轻炎症反应。
3. 抗菌作用:侧柏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菌作用,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。
【化学成分】侧柏叶主要含有挥发油、黄酮类、萜类、生物碱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
1. 孕妇慎用。
2. 对侧柏叶过敏者禁用。
3. 服药期间,忌辛辣、油腻食物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侧柏叶散:侧柏叶、白茅根、槐花等,用于治疗血热吐血、衄血、尿血等。
2. 侧柏叶汤:侧柏叶、白芍、当归等,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等。
3. 侧柏叶膏:侧柏叶、黄连、黄柏等,用于治疗烫伤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57.
2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.
【别名】柏叶、扁柏叶、香柏叶、松柏叶
【英文名】Chinese Thuja Leaf
【来源】侧柏叶为柏科植物侧柏(Platycladus orientalis (L.) Franco)的干燥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侧柏为常绿乔木,高达20米。树皮灰褐色,纵裂;小枝细,扁平,绿色或淡蓝绿色。叶鳞片状,交互对生,排列紧密,先端钝,背面中央有腺点。球果近球形,成熟时蓝黑色,被白粉。种子卵圆形,无翅。
【产地分布】侧柏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等地。生于海拔100-2000米的山坡、山谷、河岸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侧柏叶于夏、秋季采摘,除去杂质,晒干或阴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干燥侧柏叶呈长条形或披针形,长1-3cm,宽0.5-1cm。表面黄绿色或黄棕色,有光泽,叶缘微卷。质脆,易折断。气清香,味苦涩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苦、涩。归肝、肺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侧柏叶具有凉血止血、祛风除湿、解毒消肿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止血药、祛风湿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
1. 用法用量:煎服,10-15g;外用适量。
2. 主治病症:血热吐血、衄血、尿血、便血、崩漏、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、烫伤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
1. 抗凝血作用:侧柏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凝血作用,可降低血液凝固时间,防止血栓形成。
2. 抗炎作用:侧柏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炎作用,可减轻炎症反应。
3. 抗菌作用:侧柏叶中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菌作用,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。
【化学成分】侧柏叶主要含有挥发油、黄酮类、萜类、生物碱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
1. 孕妇慎用。
2. 对侧柏叶过敏者禁用。
3. 服药期间,忌辛辣、油腻食物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侧柏叶散:侧柏叶、白茅根、槐花等,用于治疗血热吐血、衄血、尿血等。
2. 侧柏叶汤:侧柏叶、白芍、当归等,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等。
3. 侧柏叶膏:侧柏叶、黄连、黄柏等,用于治疗烫伤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57.
2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