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淡豆豉

解表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4年10月29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淡豆豉泡水喝,能缓解感冒不适,但别放太久,容易变质哦!记得密封保存,搭配生姜效果更佳,早晚饮用最佳。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淡豆豉
【中药名】淡豆豉 [拼音:dàn dòu chǐ]
【别名】豆豉、香豉、黑豆鼓、淡豉
【英文名】Soaked soybean sprouts
【来源】豆科植物大豆Glycine max (L.) Merr. 的成熟种子,经发酵而成。
【植物形态】大豆为一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90cm。茎直立,粗壮,绿色或紫色,被黄色长硬毛。三出复叶,顶生小叶宽卵形或近圆形,长4-8cm,宽3-6cm,先端钝圆或微凹,基部浅心形,两面均被黄色长硬毛;侧生小叶较小,斜卵形或斜卵状披针形;托叶小,线状披针形,被黄色长硬毛。总状花序腋生,花小,白色或淡紫色;花梗细,密被黄色长硬毛;花萼钟状,绿色,密被黄色长硬毛;花冠蝶形,旗瓣阔卵形,先端微凹,翼瓣长圆形,龙骨瓣短于翼瓣;子房线形,密被黄色长硬毛。荚果线形,密被黄色长硬毛;种子2-5颗,椭圆形或长圆形,种皮黄色或淡棕色,有光泽。花期6-7月,果期7-9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大豆原产于中国,现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。淡豆豉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地区,如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等。
【采收加工】大豆成熟后,选取颗粒饱满、无病虫害的种子,经浸泡、蒸煮、发酵等工艺制成。
【药材性状】淡豆豉呈椭圆形或长圆形,直径约1cm。表面黑色或黑褐色,有光泽,质硬而脆,易碎。断面呈灰白色,有明显的发酵气味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淡。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具有解表、宣肺、除烦、止汗、和中、安神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感冒、头痛、发热、烦躁、失眠、胸闷、呕吐、腹泻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6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淡豆豉具有抗炎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肿瘤、降血压、降血脂、抗氧化、抗疲劳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淡豆豉主要含有大豆蛋白、大豆异黄酮、大豆低聚糖、大豆皂苷、大豆多糖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桂枝汤:桂枝、白芍、生姜、大枣、淡豆豉。
2. 麻黄汤:麻黄、桂枝、杏仁、甘草、淡豆豉。
3. 小柴胡汤:柴胡、黄芩、半夏、生姜、大枣、淡豆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.
2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3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2006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