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触伞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倒触伞晒干后泡水喝,清热解毒,夏天喝效果佳。但孕妇和脾胃虚寒者要慎用哦!记得密封保存,防潮防霉。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倒触伞 [拼音:dào chù shǎn]
【别名】倒挂金钟、倒挂莲花、倒挂紫藤、倒挂金钟花、倒挂紫藤花
【英文名】Inverted Umbrella Flower
【来源】倒触伞为紫葳科植物倒触伞(Wisteria sinensis Sweet)的干燥花蕾或花。
【植物形态】倒触伞为落叶藤本植物,茎蔓可达数米,枝条细长,有皮刺。叶为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7-13片,椭圆形或卵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单生于叶腋,花冠漏斗状,紫色或蓝紫色,花丝细长,花药黄色。果为荚果,扁平,种子多数。
【产地分布】倒触伞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,如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地,生长于山谷、山坡、林缘等湿润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倒触伞在春季花蕾初现时采收,晒干或阴干,去杂质,筛去灰屑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1-2cm,直径0.5-1cm。表面紫红色或蓝紫色,有光泽,花蕾紧密排列,花冠漏斗状,花丝细长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。气微香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甘、苦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倒触伞具有活血调经、祛风止痛、解毒消肿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、疮疡肿毒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6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倒触伞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、抗氧化、抗病毒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倒触伞主要含有黄酮类、生物碱类、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月经过多者慎用。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月经不调:倒触伞15g,当归、白芍、川芎各10g,煎汤服。
2. 治痛经:倒触伞15g,延胡索、香附各10g,煎汤服。
3. 治风湿痹痛:倒触伞15g,独活、桑寄生各10g,煎汤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2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3. 王国强,李时珍,等. 中药临床手册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【别名】倒挂金钟、倒挂莲花、倒挂紫藤、倒挂金钟花、倒挂紫藤花
【英文名】Inverted Umbrella Flower
【来源】倒触伞为紫葳科植物倒触伞(Wisteria sinensis Sweet)的干燥花蕾或花。
【植物形态】倒触伞为落叶藤本植物,茎蔓可达数米,枝条细长,有皮刺。叶为奇数羽状复叶,小叶7-13片,椭圆形或卵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单生于叶腋,花冠漏斗状,紫色或蓝紫色,花丝细长,花药黄色。果为荚果,扁平,种子多数。
【产地分布】倒触伞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,如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地,生长于山谷、山坡、林缘等湿润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倒触伞在春季花蕾初现时采收,晒干或阴干,去杂质,筛去灰屑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1-2cm,直径0.5-1cm。表面紫红色或蓝紫色,有光泽,花蕾紧密排列,花冠漏斗状,花丝细长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。气微香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甘、苦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倒触伞具有活血调经、祛风止痛、解毒消肿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、疮疡肿毒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6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倒触伞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、抗氧化、抗病毒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倒触伞主要含有黄酮类、生物碱类、挥发油类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月经过多者慎用。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月经不调:倒触伞15g,当归、白芍、川芎各10g,煎汤服。
2. 治痛经:倒触伞15g,延胡索、香附各10g,煎汤服。
3. 治风湿痹痛:倒触伞15g,独活、桑寄生各10g,煎汤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2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3. 王国强,李时珍,等. 中药临床手册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