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地柏枝

活血化瘀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5年02月09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地柏枝晒干后泡水喝,可缓解腰腿酸痛,泡茶时加点红枣,既暖身又养颜,但孕妇和体质虚寒者要慎用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地柏枝
【中药名】地柏枝 [拼音:Dì Bǎi Zhī]
【别名】地柏、地柏叶、柏枝、柏叶、柏树皮、柏子皮
【英文名】Chinese juniper branch
【来源】地柏枝为柏科植物侧柏(Platycladus orientalis (L.) Franco)的干燥枝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侧柏为常绿乔木,高达20米,树皮灰褐色,裂成薄片脱落;小枝细,通常斜上伸展,生鳞叶的小枝排成二列。鳞叶交互对生,排列紧密,先端钝,下面着生腺点。球果近球形,成熟时蓝黑色,被白粉,有白粉腺,种子1粒,倒卵形。花期4-5月,果期翌年9-10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地柏枝主要产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等地。生长于海拔100-2000米的山坡、山谷、河岸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,选择生长健壮的植株,割取枝叶,晒干或阴干,切段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圆柱形或长条形,长10-30cm,直径0.5-1cm。表面灰褐色或棕褐色,有纵皱纹,节明显,节间长2-5cm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不平坦,皮部黄白色,木部淡黄色。气微香,味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苦、涩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地柏枝具有清热解毒、祛风除湿、活血止痛、利尿消肿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清热解毒药、祛风湿药、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用法:煎服,10-15g。主治病症:感冒发热、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、水肿、小便不利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地柏枝具有抗炎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氧化、抗肿瘤、降血压、降血脂、抗凝血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地柏枝主要化学成分包括:黄酮类、萜类、挥发油、有机酸、生物碱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慎用。不宜与酒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地柏枝汤:地柏枝15g,水煎服,用于治疗感冒发热、风湿痹痛。
2. 地柏枝散:地柏枝、川芎、独活等,共研细末,每次6g,温开水送服,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。
3. 地柏枝丸:地柏枝、牛膝、杜仲等,共为细末,炼蜜为丸,每次9g,温开水送服,用于治疗水肿、小便不利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57.
2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6.
3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