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旱莲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红旱莲晒干后泡茶喝,清热解毒挺管用,但别放太久,泡久了会苦哦,月经期间最好别喝。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红旱莲 [Hóng hàn lián]
【别名】旱莲草、红莲草、红旱莲草、红旱莲叶
【英文名】Barbarea vulgaris Bunge
【来源】红旱莲为十字花科植物红旱莲(Barbarea vulgaris Bunge)的干燥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红旱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10-30厘米。根状茎短,须根多数。茎直立,单一或分枝,表面被白色柔毛。基生叶莲座状,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1-2厘米,宽0.5-1厘米,先端钝圆,边缘具疏锯齿,两面被白色柔毛;茎生叶互生,较小,无柄,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小,白色,花瓣4片,倒卵形;雄蕊6枚,花丝分离;子房上位,1室,花柱短。果实为长圆形角果,种子细小,棕色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红旱莲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新疆等地。生于海拔100-2000米的山坡、路边、田野、湿地等。
【采收加工】红旱莲在夏、秋季花开时采收,割取全草,晒干,切段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红旱莲药材呈干燥的圆柱形或长条形,长10-30厘米,直径0.5-1厘米。表面黄绿色或棕褐色,有纵皱纹,被白色柔毛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中心有髓。气微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寒,味苦、涩。归肝、肾、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红旱莲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、消肿止痛、利尿通淋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清热药、止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红旱莲的用法用量为9-15克,煎服。主治病症包括:1. 热病发热、咽喉肿痛;2. 血热吐血、衄血、尿血;3. 疮疡肿毒、皮肤瘙痒;4. 肺热咳嗽、痰中带血;5. 肾虚腰痛、遗精、带下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红旱莲具有以下作用:1. 抗菌消炎;2. 抗肿瘤;3. 抗氧化;4. 抗凝血;5. 利尿;6. 降血压。
【化学成分】红旱莲主要化学成分包括:1. 黄酮类化合物;2. 生物碱类化合物;3. 萜类化合物;4. 挥发油类化合物。
【使用禁忌】红旱莲性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红旱莲汤:红旱莲15克,水煎服,用于治疗热病发热、咽喉肿痛。
2. 红旱莲散:红旱莲15克,研末,每次3克,温开水送服,用于治疗血热吐血、衄血。
3. 红旱莲膏:红旱莲30克,煎煮取汁,加入适量蜂蜜,熬制成膏,用于治疗疮疡肿毒、皮肤瘙痒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东,李晓峰. 红旱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12):1915-1918.
2. 王晓燕,刘晓燕,李晓峰. 红旱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5,53(11):1-4.
3. 陈丽华,张晓红,李晓峰. 红旱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2,37(11):1942-1945.
【别名】旱莲草、红莲草、红旱莲草、红旱莲叶
【英文名】Barbarea vulgaris Bunge
【来源】红旱莲为十字花科植物红旱莲(Barbarea vulgaris Bunge)的干燥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红旱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10-30厘米。根状茎短,须根多数。茎直立,单一或分枝,表面被白色柔毛。基生叶莲座状,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,长1-2厘米,宽0.5-1厘米,先端钝圆,边缘具疏锯齿,两面被白色柔毛;茎生叶互生,较小,无柄,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小,白色,花瓣4片,倒卵形;雄蕊6枚,花丝分离;子房上位,1室,花柱短。果实为长圆形角果,种子细小,棕色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红旱莲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新疆等地。生于海拔100-2000米的山坡、路边、田野、湿地等。
【采收加工】红旱莲在夏、秋季花开时采收,割取全草,晒干,切段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红旱莲药材呈干燥的圆柱形或长条形,长10-30厘米,直径0.5-1厘米。表面黄绿色或棕褐色,有纵皱纹,被白色柔毛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中心有髓。气微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寒,味苦、涩。归肝、肾、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红旱莲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、消肿止痛、利尿通淋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清热药、止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红旱莲的用法用量为9-15克,煎服。主治病症包括:1. 热病发热、咽喉肿痛;2. 血热吐血、衄血、尿血;3. 疮疡肿毒、皮肤瘙痒;4. 肺热咳嗽、痰中带血;5. 肾虚腰痛、遗精、带下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红旱莲具有以下作用:1. 抗菌消炎;2. 抗肿瘤;3. 抗氧化;4. 抗凝血;5. 利尿;6. 降血压。
【化学成分】红旱莲主要化学成分包括:1. 黄酮类化合物;2. 生物碱类化合物;3. 萜类化合物;4. 挥发油类化合物。
【使用禁忌】红旱莲性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红旱莲汤:红旱莲15克,水煎服,用于治疗热病发热、咽喉肿痛。
2. 红旱莲散:红旱莲15克,研末,每次3克,温开水送服,用于治疗血热吐血、衄血。
3. 红旱莲膏:红旱莲30克,煎煮取汁,加入适量蜂蜜,熬制成膏,用于治疗疮疡肿毒、皮肤瘙痒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东,李晓峰. 红旱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12):1915-1918.
2. 王晓燕,刘晓燕,李晓峰. 红旱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5,53(11):1-4.
3. 陈丽华,张晓红,李晓峰. 红旱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2,37(11):1942-194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