桔梗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桔梗泡水喝能止咳化痰,但别放太久,以免变质。嗓子不舒服时泡一杯,记得适量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桔梗 [jié gěng]
【别名】白桔梗、苦梗、梗草、梗菜、苦梗菜、苦梗子、苦梗根、苦梗花、苦梗叶
【英文名】Platycodon grandiflorus
【来源】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 (Jacq.) A. DC. 的干燥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桔梗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20-100厘米。根粗壮,肉质,呈圆柱形,外皮黄褐色。茎直立,上部多分枝,表面有细纵纹。叶对生,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单生于茎顶或枝端,花冠钟形,白色或淡紫色,直径约3-4厘米。蒴果倒卵形,成熟时开裂。种子细小,扁平。
【产地分布】桔梗主要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,生于海拔100-2000米的山坡、草丛、林缘等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秋季果实成熟或次年初春植株发芽前采挖,除去地上部分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,长7-20厘米,直径1-2厘米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,有纵皱纹及支根痕,皮部较疏松。质坚实,断面不平坦,皮部黄白色,木部淡黄色。气微,味微甜后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苦、辛。归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桔梗具有宣肺、祛痰、利咽、排脓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咳嗽、咽喉肿痛、痰多、胸闷、肺痈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9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吹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桔梗具有抗炎、抗菌、抗病毒、镇咳、祛痰、平喘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桔梗主要含有桔梗皂苷、桔梗酸、桔梗苷、桔梗多糖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桔梗性平,味苦、辛,孕妇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桔梗汤:桔梗、甘草、黄芩、黄连、黄柏、栀子、大黄、芒硝,用于治疗肺热咳嗽、咽喉肿痛。
2. 桔梗散:桔梗、甘草、杏仁、贝母、瓜蒌、天花粉,用于治疗咳嗽、痰多、胸闷。
3. 桔梗煎:桔梗、甘草、牛蒡子、薄荷、连翘、金银花,用于治疗风热感冒、咽喉肿痛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.
2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3. 杨洪军,李可,张伯礼.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药理作用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8.
【别名】白桔梗、苦梗、梗草、梗菜、苦梗菜、苦梗子、苦梗根、苦梗花、苦梗叶
【英文名】Platycodon grandiflorus
【来源】桔梗为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 grandiflorus (Jacq.) A. DC. 的干燥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桔梗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20-100厘米。根粗壮,肉质,呈圆柱形,外皮黄褐色。茎直立,上部多分枝,表面有细纵纹。叶对生,叶片卵形或卵状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单生于茎顶或枝端,花冠钟形,白色或淡紫色,直径约3-4厘米。蒴果倒卵形,成熟时开裂。种子细小,扁平。
【产地分布】桔梗主要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,生于海拔100-2000米的山坡、草丛、林缘等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秋季果实成熟或次年初春植株发芽前采挖,除去地上部分,洗净,润透,切厚片,干燥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圆柱形或略呈纺锤形,长7-20厘米,直径1-2厘米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,有纵皱纹及支根痕,皮部较疏松。质坚实,断面不平坦,皮部黄白色,木部淡黄色。气微,味微甜后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苦、辛。归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桔梗具有宣肺、祛痰、利咽、排脓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咳嗽、咽喉肿痛、痰多、胸闷、肺痈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9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吹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桔梗具有抗炎、抗菌、抗病毒、镇咳、祛痰、平喘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桔梗主要含有桔梗皂苷、桔梗酸、桔梗苷、桔梗多糖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桔梗性平,味苦、辛,孕妇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桔梗汤:桔梗、甘草、黄芩、黄连、黄柏、栀子、大黄、芒硝,用于治疗肺热咳嗽、咽喉肿痛。
2. 桔梗散:桔梗、甘草、杏仁、贝母、瓜蒌、天花粉,用于治疗咳嗽、痰多、胸闷。
3. 桔梗煎:桔梗、甘草、牛蒡子、薄荷、连翘、金银花,用于治疗风热感冒、咽喉肿痛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.
2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3. 杨洪军,李可,张伯礼.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与药理作用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