苦瓜叶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苦瓜叶晒干后泡水喝,清热解毒,夏天喝最宜。但脾胃虚寒的亲们要适量哦,别喝太多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苦瓜叶 [kǔ guā yè]
【别名】凉瓜叶、瓜藤叶、苦瓜叶
【英文名】Momordica charantia leaf
【来源】苦瓜叶为葫芦科植物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. 的干燥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苦瓜为多年生攀缘草本,茎细长,有棱沟,被短柔毛。叶互生,叶片宽卵形或长圆形,长5-10厘米,宽3-7厘米,先端钝,基部心形,边缘有不规则的波状齿,两面均被短柔毛;叶柄细长,长2-5厘米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,雄花数朵生于叶腋,雌花单生,花梗细长。果实长椭圆形,熟时橙红色,表面有瘤状突起。种子多数,扁平,长圆形,淡黄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苦瓜叶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各省区,如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苦瓜叶在夏、秋季采摘,采摘后晒干或阴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干燥的苦瓜叶呈绿色或黄绿色,叶片皱缩,边缘不整齐,叶柄细长。气微,味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苦,寒。归心、肝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,明目。主要用于治疗热病发热,头痛,目赤,咽喉肿痛,吐血,衄血,尿血,便血,外伤出血等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9-15g;外用:适量,捣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苦瓜叶具有抗炎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肿瘤、降血糖、降血脂、抗氧化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苦瓜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,如苦瓜素、苦瓜苷、苦味素、黄酮类化合物、多糖类化合物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疗热病发热:苦瓜叶15g,水煎服。
2. 治疗头痛:苦瓜叶15g,菊花9g,水煎服。
3. 治疗目赤:苦瓜叶15g,桑叶9g,水煎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李晓燕. 苦瓜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5,53(10):1-4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刘晓燕. 苦瓜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7,15(10):125-127.
3. 陈丽华,李晓峰,张晓红. 苦瓜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6,54(5):1-3.
【别名】凉瓜叶、瓜藤叶、苦瓜叶
【英文名】Momordica charantia leaf
【来源】苦瓜叶为葫芦科植物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L. 的干燥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苦瓜为多年生攀缘草本,茎细长,有棱沟,被短柔毛。叶互生,叶片宽卵形或长圆形,长5-10厘米,宽3-7厘米,先端钝,基部心形,边缘有不规则的波状齿,两面均被短柔毛;叶柄细长,长2-5厘米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,雄花数朵生于叶腋,雌花单生,花梗细长。果实长椭圆形,熟时橙红色,表面有瘤状突起。种子多数,扁平,长圆形,淡黄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苦瓜叶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各省区,如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苦瓜叶在夏、秋季采摘,采摘后晒干或阴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干燥的苦瓜叶呈绿色或黄绿色,叶片皱缩,边缘不整齐,叶柄细长。气微,味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苦,寒。归心、肝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清热解毒,凉血止血,明目。主要用于治疗热病发热,头痛,目赤,咽喉肿痛,吐血,衄血,尿血,便血,外伤出血等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9-15g;外用:适量,捣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苦瓜叶具有抗炎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肿瘤、降血糖、降血脂、抗氧化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苦瓜叶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,如苦瓜素、苦瓜苷、苦味素、黄酮类化合物、多糖类化合物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疗热病发热:苦瓜叶15g,水煎服。
2. 治疗头痛:苦瓜叶15g,菊花9g,水煎服。
3. 治疗目赤:苦瓜叶15g,桑叶9g,水煎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李晓燕. 苦瓜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5,53(10):1-4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刘晓燕. 苦瓜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7,15(10):125-127.
3. 陈丽华,李晓峰,张晓红. 苦瓜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6,54(5):1-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