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膝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牛膝泡水喝可活血通络,但孕妇和月经期间的女性要慎用哦,最好晒干保存,泡水喝时别超过一周。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牛膝 [拼音:niú xī]
【别名】怀牛膝、川牛膝、土牛膝、山牛膝
【英文名】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
【来源】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unge的干燥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牛膝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达1米。根粗壮,肉质,外皮灰褐色。茎直立,有棱,节间较长。叶对生,叶片卵形或椭圆形,长3-7厘米,宽1.5-3厘米,先端钝或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。花小,黄绿色,排成穗状花序;花梗细长,花被片5,披针形;雄蕊5,花丝细长;子房上位,1室,花柱细长。果实为蒴果,种子细小,黑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牛膝主要产于中国河南、四川、陕西、甘肃等地,生长于海拔200-2000米的山坡、林缘、路边等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秋季采挖,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片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圆柱形,稍弯曲,长10-20厘米,直径0.5-1.5厘米。表面灰黄色或棕色,有纵皱纹、细根痕及须根痕。质硬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,淡黄色,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,黄白色。气微,味微甜、涩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苦、酸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牛膝具有活血通经、利尿通淋、引血下行、补肝肾、强筋骨的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牛膝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、产后恶露不尽、跌打损伤、腰膝酸痛、下肢瘫痪、尿路感染、淋病等病症。用法用量:煎服,6-15克;或入丸、散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牛膝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血栓、抗肿瘤、抗氧化、调节免疫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牛膝主要含有生物碱类、黄酮类、甾体类、多糖类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月经过多者慎用。不宜与五灵脂、巴豆、巴豆霜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牛膝散:牛膝、当归、川芎、红花等,用于治疗月经不调、痛经。
2. 牛膝汤:牛膝、黄柏、知母、泽泻等,用于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腰膝酸痛。
3. 牛膝酒:牛膝、白酒等,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腰膝酸痛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6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2006.
【别名】怀牛膝、川牛膝、土牛膝、山牛膝
【英文名】Radix Achyranthis Bidentatae
【来源】牛膝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unge的干燥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牛膝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达1米。根粗壮,肉质,外皮灰褐色。茎直立,有棱,节间较长。叶对生,叶片卵形或椭圆形,长3-7厘米,宽1.5-3厘米,先端钝或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。花小,黄绿色,排成穗状花序;花梗细长,花被片5,披针形;雄蕊5,花丝细长;子房上位,1室,花柱细长。果实为蒴果,种子细小,黑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牛膝主要产于中国河南、四川、陕西、甘肃等地,生长于海拔200-2000米的山坡、林缘、路边等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秋季采挖,除去杂质,洗净,润透,切片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圆柱形,稍弯曲,长10-20厘米,直径0.5-1.5厘米。表面灰黄色或棕色,有纵皱纹、细根痕及须根痕。质硬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,淡黄色,中心维管束木部较大,黄白色。气微,味微甜、涩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苦、酸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牛膝具有活血通经、利尿通淋、引血下行、补肝肾、强筋骨的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牛膝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、产后恶露不尽、跌打损伤、腰膝酸痛、下肢瘫痪、尿路感染、淋病等病症。用法用量:煎服,6-15克;或入丸、散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牛膝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血栓、抗肿瘤、抗氧化、调节免疫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牛膝主要含有生物碱类、黄酮类、甾体类、多糖类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月经过多者慎用。不宜与五灵脂、巴豆、巴豆霜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牛膝散:牛膝、当归、川芎、红花等,用于治疗月经不调、痛经。
2. 牛膝汤:牛膝、黄柏、知母、泽泻等,用于治疗湿热下注所致的腰膝酸痛。
3. 牛膝酒:牛膝、白酒等,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腰膝酸痛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6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200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