糯米泔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糯米泔要密封保存,防潮防霉。泡澡时加一点,能缓解疲劳,但孕妇和皮肤敏感者要小心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糯米泔 [nǚ miáo cān]
【别名】泔水、糯米水、米泔水
【英文名】Rice wash water
【来源】糯米泔为禾本科植物稻(Oryza sativa L.)的成熟种子经浸泡、蒸煮后产生的泔水。
【植物形态】稻为一年生水生或陆生草本植物,高可达1米。根状茎短粗,节间较短。叶鞘无毛,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30-60厘米,宽10-20毫米,先端渐尖,边缘粗糙,具明显的中脉。圆锥花序顶生,长20-30厘米,分枝稠密,小穗椭圆形,长5-7毫米,先端钝圆,颖膜质,第一颖长2-3毫米,第二颖长4-5毫米,外稃长6-7毫米,先端钝,内稃长5-6毫米,花药长2-3毫米。颖果椭圆形,长5-7毫米,宽2-3毫米。
【产地分布】稻原产于亚洲,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,我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【采收加工】糯米泔在稻谷成熟后,将稻谷浸泡、蒸煮,待其熟透后,将泔水收集起来,即可使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糯米泔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,具有特有的米香味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。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糯米泔具有健脾和胃、消食止泻、清热解毒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、食少腹胀、泄泻、痢疾、痈肿疮毒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适量;或外用:适量,洗浴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糯米泔具有以下作用:
1. 增强消化功能:糯米泔中的淀粉酶、脂肪酶等消化酶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。
2. 抗菌消炎:糯米泔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,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等病症。
3. 健脾和胃:糯米泔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健脾和胃,改善消化功能。
【化学成分】糯米泔中含有丰富的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糯米泔性质平和,一般无特殊禁忌。但脾胃虚寒者应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脾胃虚弱、食少腹胀:糯米泔适量,煎汤内服。
2. 治泄泻:糯米泔适量,煎汤内服。
3. 治痈肿疮毒:糯米泔适量,外用洗浴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东,李晓梅. 糯米泔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5,13(12):128-130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刘晓燕. 糯米泔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7,55(10):1-4.
【别名】泔水、糯米水、米泔水
【英文名】Rice wash water
【来源】糯米泔为禾本科植物稻(Oryza sativa L.)的成熟种子经浸泡、蒸煮后产生的泔水。
【植物形态】稻为一年生水生或陆生草本植物,高可达1米。根状茎短粗,节间较短。叶鞘无毛,叶片线状披针形,长30-60厘米,宽10-20毫米,先端渐尖,边缘粗糙,具明显的中脉。圆锥花序顶生,长20-30厘米,分枝稠密,小穗椭圆形,长5-7毫米,先端钝圆,颖膜质,第一颖长2-3毫米,第二颖长4-5毫米,外稃长6-7毫米,先端钝,内稃长5-6毫米,花药长2-3毫米。颖果椭圆形,长5-7毫米,宽2-3毫米。
【产地分布】稻原产于亚洲,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,我国各地均有栽培。
【采收加工】糯米泔在稻谷成熟后,将稻谷浸泡、蒸煮,待其熟透后,将泔水收集起来,即可使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糯米泔为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,具有特有的米香味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。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糯米泔具有健脾和胃、消食止泻、清热解毒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、食少腹胀、泄泻、痢疾、痈肿疮毒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适量;或外用:适量,洗浴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糯米泔具有以下作用:
1. 增强消化功能:糯米泔中的淀粉酶、脂肪酶等消化酶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。
2. 抗菌消炎:糯米泔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,可用于治疗痈肿疮毒等病症。
3. 健脾和胃:糯米泔中的营养成分有助于健脾和胃,改善消化功能。
【化学成分】糯米泔中含有丰富的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糯米泔性质平和,一般无特殊禁忌。但脾胃虚寒者应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脾胃虚弱、食少腹胀:糯米泔适量,煎汤内服。
2. 治泄泻:糯米泔适量,煎汤内服。
3. 治痈肿疮毒:糯米泔适量,外用洗浴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东,李晓梅. 糯米泔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5,13(12):128-130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刘晓燕. 糯米泔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7,55(10):1-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