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七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三七粉要密封保存,泡水喝效果佳,活血化瘀,但孕妇和有出血倾向的人要慎用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三七 [拼音:sanqi]
【别名】田七、金不换、人参三七、参三七
【英文名】Panax notoginseng
【来源】五加科植物人参属三七Panax notoginseng(Burk.)F.H.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约20-60cm。根茎短,直径约1-2cm,表面灰棕色,有明显的节和叶痕。根肉质,呈不规则块状,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,有纵皱纹和须根。茎直立,单生或丛生,叶互生,叶片纸质,长圆形至椭圆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单生或成伞形花序,花梗细长,花被片6,白色。果为浆果,球形,熟时红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三七主要产于中国云南、四川、贵州等省,生长于海拔1000-2500m的山地林下或灌丛中。
【采收加工】秋季至次年春季采挖,挖出后除去泥土,洗净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,长1-6cm,直径1-4cm。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,有纵皱纹和须根痕。质坚实,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,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。气微,味苦回甜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甘、微苦。归肝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三七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、补气养血、抗炎抗菌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三七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、血瘀经闭、产后瘀阻腹痛、冠心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病症。用法用量:煎服,3-10g;研末冲服,1-3g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三七具有抗凝血、抗血栓、抗炎、抗肿瘤、抗氧化、抗疲劳、抗衰老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三七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人参皂苷、黄酮类、挥发油、多糖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三七性温,阴虚火旺者慎用。孕妇、月经过多者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三七散:三七粉,每次3g,温开水送服,每日3次。
2. 三七炖鸡:三七10g,鸡肉500g,生姜、大枣适量,炖汤服用。
3. 三七丹参茶:三七粉3g,丹参10g,绿茶适量,泡水饮用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.
2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3. 郭振宇,李可,张伯礼. 中药临床应用指南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5.
【别名】田七、金不换、人参三七、参三七
【英文名】Panax notoginseng
【来源】五加科植物人参属三七Panax notoginseng(Burk.)F.H.Chen的干燥根及根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三七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约20-60cm。根茎短,直径约1-2cm,表面灰棕色,有明显的节和叶痕。根肉质,呈不规则块状,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,有纵皱纹和须根。茎直立,单生或丛生,叶互生,叶片纸质,长圆形至椭圆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单生或成伞形花序,花梗细长,花被片6,白色。果为浆果,球形,熟时红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三七主要产于中国云南、四川、贵州等省,生长于海拔1000-2500m的山地林下或灌丛中。
【采收加工】秋季至次年春季采挖,挖出后除去泥土,洗净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,长1-6cm,直径1-4cm。表面灰黄色或棕褐色,有纵皱纹和须根痕。质坚实,断面灰白色或黄白色,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。气微,味苦回甜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甘、微苦。归肝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三七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、补气养血、抗炎抗菌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三七常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、血瘀经闭、产后瘀阻腹痛、冠心病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病症。用法用量:煎服,3-10g;研末冲服,1-3g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三七具有抗凝血、抗血栓、抗炎、抗肿瘤、抗氧化、抗疲劳、抗衰老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三七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人参皂苷、黄酮类、挥发油、多糖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三七性温,阴虚火旺者慎用。孕妇、月经过多者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三七散:三七粉,每次3g,温开水送服,每日3次。
2. 三七炖鸡:三七10g,鸡肉500g,生姜、大枣适量,炖汤服用。
3. 三七丹参茶:三七粉3g,丹参10g,绿茶适量,泡水饮用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.
2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3. 郭振宇,李可,张伯礼. 中药临床应用指南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5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