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松叶

解表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4年09月05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松叶晒干后泡茶喝,清热解毒,夏天喝最好。但别喝太多,以免伤胃。记得密封保存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松叶
【中药名】松叶 [sōng yè]
【别名】松针、松毛、松香叶
【英文名】Pine needle
【来源】松叶为松科植物马尾松(Pinus massoniana Lamb.)、油松(Pinus tabuliformis Carr.)、云南松(Pinus yunnanensis Franch.)等松属植物的干燥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松叶为常绿乔木,高达30米。树皮灰褐色,裂成薄片脱落;枝条轮生,小枝细,灰绿色或淡黄绿色。叶两针一束,长10-20厘米,细柔,边缘有细锯齿;叶鞘宿存。球果卵圆形或圆锥形,成熟时淡褐色,鳞盾肥厚,鳞脐有短刺。花期4-5月,果期翌年10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松叶主要产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西北等地,生长于海拔100-3000米的山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采收时间为每年的5-6月,此时松叶生长旺盛,药效较好。采收后,将松叶晒干或阴干,然后揉搓成粉末。
【药材性状】松叶呈细长条状,长10-20厘米,直径约1毫米。表面灰绿色或淡黄绿色,有细纵纹。质脆,易折断。气清香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苦、辛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松叶具有祛风除湿、活血通络、解毒消肿、止痛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祛风湿药、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用法:煎服,5-10克;外用适量,捣敷或煎水洗。主治病症: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、关节疼痛、水肿、疮疡肿毒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松叶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氧化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松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、树脂、黄酮类、生物碱、氨基酸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慎用。不宜与五灵脂、巴豆、川乌等药物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风湿痹痛:松叶、独活、桑寄生、秦艽各10克,水煎服。
2. 治跌打损伤:松叶、红花、当归、川芎各10克,水煎服。
3. 治水肿:松叶、茯苓、泽泻、猪苓各10克,水煎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东,李晓峰. 松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10):1945-1949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峰. 松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5,53(10):1-4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