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茎白皮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桃茎白皮晒干后泡水喝,能清热解毒,适合夏天饮用。记得要密封保存,防止受潮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桃茎白皮 [拼音:Táotíng Báipí]
【别名】桃树皮、桃白皮、桃木皮
【英文名】Prunus persica bark
【来源】桃茎白皮为蔷薇科植物桃(学名:Prunus persica L.)的干燥茎皮。
【植物形态】桃树为落叶小乔木,树皮灰褐色,光滑;小枝无毛,绿色。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边缘有细锯齿;叶柄短,无毛。花单生,粉红色,有香气;花梗短,无毛。果实近球形,直径约5-7厘米,果皮黄色,有短毛;果肉白色,多汁。花期3-4月,果期6-7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桃树原产于中国,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。在中国,桃树主要产于华北、东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桃茎白皮在秋季采收,剥取树皮,晒干或阴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卷曲的长条形或块状,长10-30厘米,宽1-2厘米。外表面灰褐色,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;内表面淡黄色,有细纵纹。质韧,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。气微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苦、甘。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桃茎白皮具有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润肠通便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便秘、痔疮、肠风下血、跌打损伤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10-15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桃茎白皮具有抗炎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氧化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桃茎白皮主要含有桃苷、桃红素、桃叶苷、桃皮素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便秘:桃茎白皮10克,煎水服。
2. 治痔疮:桃茎白皮、槐花各10克,煎水坐浴。
3. 治肠风下血:桃茎白皮、槐花、地榆各10克,煎水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2:1234.
2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96:1234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:1234.
【别名】桃树皮、桃白皮、桃木皮
【英文名】Prunus persica bark
【来源】桃茎白皮为蔷薇科植物桃(学名:Prunus persica L.)的干燥茎皮。
【植物形态】桃树为落叶小乔木,树皮灰褐色,光滑;小枝无毛,绿色。叶片椭圆状披针形至倒卵状披针形,先端渐尖,边缘有细锯齿;叶柄短,无毛。花单生,粉红色,有香气;花梗短,无毛。果实近球形,直径约5-7厘米,果皮黄色,有短毛;果肉白色,多汁。花期3-4月,果期6-7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桃树原产于中国,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。在中国,桃树主要产于华北、东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桃茎白皮在秋季采收,剥取树皮,晒干或阴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卷曲的长条形或块状,长10-30厘米,宽1-2厘米。外表面灰褐色,有纵皱纹及横向皮孔;内表面淡黄色,有细纵纹。质韧,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。气微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苦、甘。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桃茎白皮具有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润肠通便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便秘、痔疮、肠风下血、跌打损伤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10-15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桃茎白皮具有抗炎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氧化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桃茎白皮主要含有桃苷、桃红素、桃叶苷、桃皮素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便秘:桃茎白皮10克,煎水服。
2. 治痔疮:桃茎白皮、槐花各10克,煎水坐浴。
3. 治肠风下血:桃茎白皮、槐花、地榆各10克,煎水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2:1234.
2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96:1234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:123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