雪莲花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雪莲花泡茶喝,能暖身抗寒,但性寒,体质虚寒者要适量,最好在冬季或手脚冰凉时饮用。记得晒干保存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雪莲花 [xuě lián huā]
【别名】雪莲、雪莲花、天山雪莲、天山雪莲草、天山雪莲根、天山雪莲叶
【英文名】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. & Kir.
【来源】雪莲花为菊科植物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. & Kir. 的干燥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雪莲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10-30厘米。根状茎粗壮,肉质。茎直立,被白色或灰白色蛛丝状毛。叶互生,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。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,直径2-3厘米,总苞片多层,外层披针形,内层线形,花托有长毛。花两性,黄色,花冠管状,先端5裂。瘦果长圆形,冠毛白色。花期6-8月,果期8-9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雪莲花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、西藏、青海、甘肃、四川等高寒地区,生长于海拔3000-5000米的山地草甸、高山草原、岩石缝等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,当花蕾初开时采摘。采收后,除去杂质,晒干或阴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雪莲花呈圆柱形,长10-30厘米,直径0.5-1.5厘米。表面灰黄色或灰绿色,有白色或灰白色蛛丝状毛。质硬,断面黄白色,中心有白色髓。气微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甘、苦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雪莲花具有祛风湿、强筋骨、活血通络、调经止痛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、腰腿疼痛、跌打损伤、经闭腹痛、痛经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雪莲花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、抗氧化、抗疲劳、抗应激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雪莲花主要含有挥发油、黄酮类、生物碱、多糖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过敏体质者慎用。不宜与含有乌头类药物的方剂配伍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雪莲煎:雪莲花、川芎、独活、牛膝、杜仲各10克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2. 雪莲散:雪莲花、川芎、独活、牛膝、杜仲各10克,共研细末,每次3克,每日3次。
3. 雪莲酒:雪莲花、白酒各适量,将雪莲花浸泡于白酒中,密封,7日后饮用,每次10-15毫升,每日2次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强,李晓峰,李晓红. 雪莲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4):523-527.
2. 李晓峰,张国强,李晓红. 雪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1,49(10):1-4.
3. 王晓燕,刘晓燕,张晓红. 雪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中药,2012,34(1):1-4.
【别名】雪莲、雪莲花、天山雪莲、天山雪莲草、天山雪莲根、天山雪莲叶
【英文名】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. & Kir.
【来源】雪莲花为菊科植物雪莲Saussurea involucrata Kar. & Kir. 的干燥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雪莲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10-30厘米。根状茎粗壮,肉质。茎直立,被白色或灰白色蛛丝状毛。叶互生,叶片长椭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,边缘有锯齿。头状花序单生于茎顶,直径2-3厘米,总苞片多层,外层披针形,内层线形,花托有长毛。花两性,黄色,花冠管状,先端5裂。瘦果长圆形,冠毛白色。花期6-8月,果期8-9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雪莲花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、西藏、青海、甘肃、四川等高寒地区,生长于海拔3000-5000米的山地草甸、高山草原、岩石缝等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,当花蕾初开时采摘。采收后,除去杂质,晒干或阴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雪莲花呈圆柱形,长10-30厘米,直径0.5-1.5厘米。表面灰黄色或灰绿色,有白色或灰白色蛛丝状毛。质硬,断面黄白色,中心有白色髓。气微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甘、苦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雪莲花具有祛风湿、强筋骨、活血通络、调经止痛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、腰腿疼痛、跌打损伤、经闭腹痛、痛经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雪莲花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、抗氧化、抗疲劳、抗应激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雪莲花主要含有挥发油、黄酮类、生物碱、多糖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过敏体质者慎用。不宜与含有乌头类药物的方剂配伍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雪莲煎:雪莲花、川芎、独活、牛膝、杜仲各10克,水煎服,每日1剂。
2. 雪莲散:雪莲花、川芎、独活、牛膝、杜仲各10克,共研细末,每次3克,每日3次。
3. 雪莲酒:雪莲花、白酒各适量,将雪莲花浸泡于白酒中,密封,7日后饮用,每次10-15毫升,每日2次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强,李晓峰,李晓红. 雪莲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4):523-527.
2. 李晓峰,张国强,李晓红. 雪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1,49(10):1-4.
3. 王晓燕,刘晓燕,张晓红. 雪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中药,2012,34(1):1-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