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长叶丹参

活血化瘀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5年05月23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长叶丹参要阴凉处保存,泡水喝时,最好搭配红枣和枸杞,每天早晚各一杯,但孕妇和有特殊病症的朋友要小心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长叶丹参
【中药名】长叶丹参 [拼音:Chángyè Dānshēn]
【别名】紫丹参、红丹参、白花丹参、长叶红参
【英文名】Salvia miltiorrhiza var. longifolia
【来源】长叶丹参为唇形科植物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unge的干燥根及根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长叶丹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达1米。根茎粗壮,木质,外皮紫红色。茎直立,四棱形,具槽,被短柔毛。叶对生,叶片纸质,长圆状披针形或长圆状卵形,长5-15厘米,宽1.5-3厘米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两面均被短柔毛。轮伞花序顶生,花冠紫红色,二唇形,上唇2裂,下唇3裂。小坚果卵圆形,黑色,光滑。花期7-9月,果期9-10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长叶丹参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,生于海拔100-2000米的山坡、林缘、草地等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进行。挖取根及根茎,除去杂质,洗净,晒干,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圆柱形,略弯曲,长5-20厘米,直径0.5-1.5厘米。表面红棕色或暗棕色,有纵皱纹及支根痕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,皮部紫红色,木部黄白色。气微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微寒,味苦。归心、肝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长叶丹参具有活血调经、凉血消肿、安神止痛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用法:煎服,5-15克。主治病症: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、产后恶露不尽、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、心悸失眠、头痛、眩晕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长叶丹参具有抗血栓形成、抗血小板聚集、抗炎、抗氧化、抗肿瘤、抗病毒、抗过敏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长叶丹参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丹参酮Ⅰ、丹参酮ⅡA、丹参酮ⅡB、丹参酮ⅡC、丹参酮Ⅲ、丹参酮Ⅳ、丹参醇A、丹参醇B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月经过多者慎用。长叶丹参不宜与五灵脂、牛蒡子、白芷等药物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长叶丹参汤:长叶丹参15克,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黄、香附、红花各10克,水煎服,用于治疗月经不调、痛经。
2. 长叶丹参散:长叶丹参30克,研末,每次3克,温开水送服,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。
3. 长叶丹参酒:长叶丹参50克,白酒500毫升,浸泡7天后服用,每次10毫升,用于治疗心悸失眠、头痛、眩晕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6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2006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