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魏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阿魏要密封保存,用时适量,最好在医生指导下搭配其他药材使用,消化不良时可用,但孕妇慎用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阿魏 [拼音:ā wèi]
【别名】阿魏树脂、阿魏香、阿魏膏、阿魏油
【英文名】Ferula sinkiangensis
【来源】阿魏为伞形科植物阿魏(Ferula sinkiangensis)的树脂。
【植物形态】阿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达1米。根粗壮,圆锥形;茎直立,光滑无毛;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,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;花为复伞形花序,花梗细长,花小,白色;果实为双悬果,扁平,成熟时开裂。
【产地分布】阿魏主要生长在新疆、甘肃、内蒙古等地的干旱、半干旱地区。
【采收加工】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,当树脂成熟时,割开树皮,收集流出的树脂,晾干后即为阿魏。
【药材性状】阿魏呈不规则块状或颗粒状,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,有光泽,质硬而脆,断面呈红棕色或棕褐色,有油性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、苦。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阿魏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、解毒杀虫等功效,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、肠痈、蛔虫病等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9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阿魏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菌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阿魏主要含有阿魏酸、阿魏内酯、阿魏酸甲酯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慎用。不宜与五灵脂、巴豆等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阿魏散:阿魏、乳香、没药、血竭等,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。
2. 阿魏丸:阿魏、大黄、黄连、黄芩等,用于治疗肠痈。
3. 阿魏膏:阿魏、冰片、薄荷脑等,用于治疗皮肤瘙痒、蚊虫叮咬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王丽丽. 阿魏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2,37(1):1-5.
2. 王晓燕,李晓峰,张国华. 阿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3,51(12):1-4.
3. 赵志刚,张晓红,王丽丽. 阿魏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1,18(10):1-4.
【别名】阿魏树脂、阿魏香、阿魏膏、阿魏油
【英文名】Ferula sinkiangensis
【来源】阿魏为伞形科植物阿魏(Ferula sinkiangensis)的树脂。
【植物形态】阿魏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达1米。根粗壮,圆锥形;茎直立,光滑无毛;叶为二至三回羽状复叶,小叶长椭圆形或披针形;花为复伞形花序,花梗细长,花小,白色;果实为双悬果,扁平,成熟时开裂。
【产地分布】阿魏主要生长在新疆、甘肃、内蒙古等地的干旱、半干旱地区。
【采收加工】采收时间一般在秋季,当树脂成熟时,割开树皮,收集流出的树脂,晾干后即为阿魏。
【药材性状】阿魏呈不规则块状或颗粒状,表面灰褐色或黑褐色,有光泽,质硬而脆,断面呈红棕色或棕褐色,有油性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、苦。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阿魏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、解毒杀虫等功效,主要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、肠痈、蛔虫病等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9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阿魏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菌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阿魏主要含有阿魏酸、阿魏内酯、阿魏酸甲酯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慎用。不宜与五灵脂、巴豆等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阿魏散:阿魏、乳香、没药、血竭等,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。
2. 阿魏丸:阿魏、大黄、黄连、黄芩等,用于治疗肠痈。
3. 阿魏膏:阿魏、冰片、薄荷脑等,用于治疗皮肤瘙痒、蚊虫叮咬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王丽丽. 阿魏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2,37(1):1-5.
2. 王晓燕,李晓峰,张国华. 阿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3,51(12):1-4.
3. 赵志刚,张晓红,王丽丽. 阿魏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1,18(10):1-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