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花菜子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白花菜子晒干后保存,泡水喝可缓解咳嗽,煮粥时放一把,营养又暖身,但孕妇和小孩要适量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白花菜子 [拼音:bái huā cài zǐ]
【别名】白花子、白花菜实、白花子仁、白花子油
【英文名】Capparidium seeds
【来源】白花菜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花菜(Capparidium sabdariffa L.)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白花菜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达1米。茎直立,多分枝,有毛。叶互生,长椭圆形或倒卵形,边缘有锯齿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花小,白色。果实为长角果,种子多数,呈椭圆形,黑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白花菜子主要产于我国南方各省,如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此外,印度、缅甸、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分布。
【采收加工】白花菜子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,打下种子,去杂质,晒干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白花菜子呈椭圆形,长5-7毫米,直径3-4毫米。表面黑色或黑褐色,有光泽,一端有细小果柄痕。种皮坚硬,不易破碎。味苦,微辛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苦、辛。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白花菜子具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、杀虫止痒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清热解毒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
1. 用法用量:内服,煎汤,5-10克;或入丸、散。
2. 主治病症:用于治疗感冒发热、咽喉肿痛、痈肿疮毒、皮肤瘙痒、虫咬等症状。
【药理研究】
1. 抗炎作用:白花菜子提取物对多种炎症模型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。
2. 抗菌作用:白花菜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细菌具有抑制作用。
3. 抗肿瘤作用:白花菜子提取物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白花菜子主要含有白花菜苷、白花菜素、白花菜酸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
1. 孕妇、哺乳期妇女慎用。
2. 对白花菜子过敏者禁用。
3. 服药期间,忌辛辣、油腻食物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感冒发热:白花菜子10克,金银花15克,甘草6克,煎汤服。
2. 治咽喉肿痛:白花菜子10克,牛蒡子10克,甘草6克,煎汤服。
3. 治痈肿疮毒:白花菜子10克,金银花15克,连翘10克,煎汤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李晓红. 白花菜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5,53(10):1-4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峰. 白花菜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6,23(5):1-3.
【别名】白花子、白花菜实、白花子仁、白花子油
【英文名】Capparidium seeds
【来源】白花菜子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花菜(Capparidium sabdariffa L.)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白花菜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,高可达1米。茎直立,多分枝,有毛。叶互生,长椭圆形或倒卵形,边缘有锯齿。总状花序顶生或腋生,花小,白色。果实为长角果,种子多数,呈椭圆形,黑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白花菜子主要产于我国南方各省,如广东、广西、云南等地。此外,印度、缅甸、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分布。
【采收加工】白花菜子于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,打下种子,去杂质,晒干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白花菜子呈椭圆形,长5-7毫米,直径3-4毫米。表面黑色或黑褐色,有光泽,一端有细小果柄痕。种皮坚硬,不易破碎。味苦,微辛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苦、辛。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白花菜子具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、杀虫止痒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清热解毒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
1. 用法用量:内服,煎汤,5-10克;或入丸、散。
2. 主治病症:用于治疗感冒发热、咽喉肿痛、痈肿疮毒、皮肤瘙痒、虫咬等症状。
【药理研究】
1. 抗炎作用:白花菜子提取物对多种炎症模型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。
2. 抗菌作用:白花菜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细菌具有抑制作用。
3. 抗肿瘤作用:白花菜子提取物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白花菜子主要含有白花菜苷、白花菜素、白花菜酸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
1. 孕妇、哺乳期妇女慎用。
2. 对白花菜子过敏者禁用。
3. 服药期间,忌辛辣、油腻食物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感冒发热:白花菜子10克,金银花15克,甘草6克,煎汤服。
2. 治咽喉肿痛:白花菜子10克,牛蒡子10克,甘草6克,煎汤服。
3. 治痈肿疮毒:白花菜子10克,金银花15克,连翘10克,煎汤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李晓红. 白花菜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5,53(10):1-4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峰. 白花菜子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6,23(5):1-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