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蓝根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板蓝根泡水喝,嗓子痛时来一杯,但别喝太多,以免伤脾胃。放冰箱冷藏,口感更佳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板蓝根 [Pínlán gēn]
【别名】大蓝、蓝靛、板兰根、靛青根
【英文名】Isatis root
【来源】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. 的干燥根及根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板蓝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70cm。根粗壮,圆柱形,外皮灰黄色,内部白色。茎直立,光滑无毛。基生叶丛生,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,边缘波状,先端钝,基部楔形,两面无毛;茎生叶互生,较小,无柄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小,白色;果实为角果,扁平,种子细小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板蓝根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200-1500米的山坡、林缘、路边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秋季采挖,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,切片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板蓝根呈圆柱形,稍扭曲,长10-20cm,直径0.5-1cm。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,有纵皱纹、横长皮孔及支根痕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皮部黄白色,木部黄色。气微,味微甜后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苦,寒。归心、胃、肝、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。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、咽喉肿痛、丹毒、痄腮、热毒发斑、痈肿疮毒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9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板蓝根具有抗病毒、抗菌、抗炎、抗肿瘤、降血糖、降血脂、抗疲劳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板蓝根主要含有靛蓝、靛玉红、异靛蓝、靛黄、靛绿等靛蓝类化合物,以及板蓝根苷、板蓝根酸、多糖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感冒发热:板蓝根15g,金银花10g,连翘10g,甘草6g,水煎服。
2. 治咽喉肿痛:板蓝根15g,山豆根10g,甘草6g,水煎服。
3. 治丹毒:板蓝根30g,金银花15g,大青叶15g,水煎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57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张国华,刘红霞,李晓峰. 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8,16(10):1-4.
【别名】大蓝、蓝靛、板兰根、靛青根
【英文名】Isatis root
【来源】为十字花科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. 的干燥根及根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板蓝根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70cm。根粗壮,圆柱形,外皮灰黄色,内部白色。茎直立,光滑无毛。基生叶丛生,叶片长圆形或椭圆形,边缘波状,先端钝,基部楔形,两面无毛;茎生叶互生,较小,无柄。总状花序顶生,花小,白色;果实为角果,扁平,种子细小。花期4-5月,果期5-6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板蓝根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200-1500米的山坡、林缘、路边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秋季采挖,除去杂质,洗净,干燥,切片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板蓝根呈圆柱形,稍扭曲,长10-20cm,直径0.5-1cm。表面灰黄色或灰棕色,有纵皱纹、横长皮孔及支根痕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皮部黄白色,木部黄色。气微,味微甜后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苦,寒。归心、胃、肝、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清热解毒,凉血消肿。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、咽喉肿痛、丹毒、痄腮、热毒发斑、痈肿疮毒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9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;或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板蓝根具有抗病毒、抗菌、抗炎、抗肿瘤、降血糖、降血脂、抗疲劳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板蓝根主要含有靛蓝、靛玉红、异靛蓝、靛黄、靛绿等靛蓝类化合物,以及板蓝根苷、板蓝根酸、多糖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感冒发热:板蓝根15g,金银花10g,连翘10g,甘草6g,水煎服。
2. 治咽喉肿痛:板蓝根15g,山豆根10g,甘草6g,水煎服。
3. 治丹毒:板蓝根30g,金银花15g,大青叶15g,水煎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57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张国华,刘红霞,李晓峰. 板蓝根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8,16(10):1-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