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槟榔

驱虫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5年06月01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槟榔要晒干保存,泡水喝可助消化,但孕妇和小孩不宜吃哦,吃多了会上火,记得适量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槟榔
【中药名】槟榔 [Bīng Láng]
【别名】榔玉、大腹子、海南子、花槟榔、大腹槟榔、海南槟榔
【英文名】Areca nut
【来源】槟榔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. 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槟榔树高可达10米,树干直立,树皮灰褐色,叶羽状复叶,长可达3米,小叶线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小,单性,雌雄异株,圆锥花序。果实为核果,呈椭圆形,成熟时橙红色,内有种子一枚。
【产地分布】槟榔主要产于我国海南、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云南等地,东南亚各国也有栽培。
【采收加工】槟榔一般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割取果皮,取出种子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槟榔呈椭圆形或长圆形,表面灰棕色或暗棕色,有纵皱纹,一端有果柄痕,另一端有种子痕。质坚硬,不易破碎。断面呈灰白色,有油性。气香,味涩、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槟榔性温,味苦、辛,归脾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槟榔具有杀虫、消积、行气、利水、止泻等功效,主要用于治疗虫积腹痛、食积、腹胀、便秘、水肿、泄泻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槟榔的常用剂量为3-10克,煎服。主要用于治疗虫积腹痛、食积、腹胀、便秘、水肿、泄泻等病症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槟榔具有抗虫、抗病毒、抗肿瘤、抗炎、抗氧化、抗过敏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槟榔主要含有槟榔碱、槟榔酸、槟榔油、槟榔红素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槟榔性温,易耗气伤阴,孕妇、年老体弱者慎用。槟榔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,过量使用可能导致中毒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槟榔散:槟榔、木香、大黄等,用于治疗虫积腹痛。
2. 槟榔丸:槟榔、牵牛子、大黄等,用于治疗食积、腹胀。
3. 槟榔汤:槟榔、茯苓、泽泻等,用于治疗水肿、泄泻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。
2. 中药临床应用手册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9。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8。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