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陈皮

理气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5年01月04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陈皮泡水喝,去油腻、助消化,但别放太多,以免太苦。晒干的陈皮要密封保存,防止受潮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陈皮
【中药名】陈皮 [pí nán]
【别名】橘皮、广陈皮、新会皮、陈皮皮
【英文名】Tangerine Peel
【来源】陈皮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e var. tangerina Christ ex Tanaka的成熟果皮。
【植物形态】陈皮的植物形态如下:
- 根:橘树根系发达,主根明显,侧根较多。
- 茎:树干直立,树皮灰白色,有明显的皮孔。
- 叶:叶互生,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先端渐尖,边缘有锯齿,叶面深绿色,背面淡绿色。
- 花:花单生或簇生,白色,有香气。
- 果:果实圆形或扁圆形,果皮橙黄色,有油腺点,果肉多汁,味甜酸。
【产地分布】陈皮主要产于我国广东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地,尤以广东新会、潮汕、潮阳等地的陈皮品质最佳。
【采收加工】陈皮的采收时间为果实成熟期,一般在每年的10月至次年1月。采收后,将果实剥去外皮,晒干或烘干,然后揉搓成块状或条状,即为陈皮。
【药材性状】陈皮呈不规则块状或条状,外表橙黄色或橙红色,有油腺点,内表面黄白色,有细密网状纹理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不平坦,有油性。气香,味微苦、辛。
【性味归经】陈皮性温,味辛、苦,归脾、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陈皮具有理气健脾、燥湿化痰、和中止呕的功效,主要用于治疗脾胃气滞、湿阻中焦、咳嗽痰多、胸闷脘痞等症状。
【临床应用】陈皮的用法用量一般为3-10克,煎服。主治病症包括:
1. 脾胃气滞:胸闷脘痞、食欲不振、呕吐、泄泻等。
2. 湿阻中焦:湿阻中焦所致的胸闷、呕吐、泄泻等。
3. 咳嗽痰多:痰多色白、胸闷、咳嗽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陈皮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氧化作用:陈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,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,延缓衰老。
2. 抗炎作用:陈皮中的挥发油具有抗炎作用,可减轻炎症反应。
3. 抗菌作用:陈皮中的挥发油具有抗菌作用,可抑制细菌的生长。
【化学成分】陈皮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挥发油、黄酮类化合物、生物碱、多糖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陈皮性温,有燥湿作用,故阴虚火旺、内有湿热者慎用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陈皮汤:陈皮、半夏、茯苓、甘草,用于治疗脾胃气滞、湿阻中焦。
2. 陈皮散:陈皮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,用于治疗湿阻中焦、胸闷脘痞。
3. 陈皮煎:陈皮、生姜、半夏、苏叶,用于治疗咳嗽痰多、胸闷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陈皮,《中华本草》,2005年。
2. 陈皮挥发油的抗氧化活性研究,《中国中药杂志》,2010年,32(1):1-4。
3. 陈皮抗炎作用的研究,《中国中药杂志》,2012年,37(12):1976-1979。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