玳玳花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玳玳花泡茶喝,能助消化、解油腻,但别放太多,以免太苦。晒干保存,泡茶时加几朵,像喝花茶一样简单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玳玳花 [Dài Dài Huā]
【别名】白梅花、绿梅花、绿萼梅、绿梅花朵、绿梅花蕾
【英文名】Daphne odora Thunb.
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玳玳花的干燥花蕾或花。
【植物形态】玳玳花为常绿灌木,高可达3米。树皮灰褐色,小枝绿色,无毛。单叶互生,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3-7厘米,宽1.5-3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,无毛。花单生于叶腋,白色或淡黄色,直径约2厘米,花瓣5,倒卵形,先端圆钝,花梗细长,无毛。果实球形,直径约1厘米,熟时红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玳玳花主要产于中国南方,如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地,生于海拔100-1000米的山坡、山谷或林缘。
【采收加工】玳玳花于春季花蕾初开时采收,晒干或阴干,去杂质,筛去灰屑。
【药材性状】玳玳花呈圆形或椭圆形,直径1-2厘米,表面黄白色或淡绿色,花蕾紧密,花梗细长,无毛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白色。气清香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、苦。归肝、脾、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玳玳花具有疏肝解郁、行气止痛、清热解毒、生津止渴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、胸闷胁痛、食欲不振、咳嗽、咽喉肿痛、热病口渴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玳玳花具有抗炎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氧化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玳玳花主要含有挥发油、黄酮类化合物、有机酸、生物碱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玳玳花性温,阴虚火旺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玳玳花疏肝散:玳玳花、柴胡、白芍、甘草等,用于治疗肝郁气滞。
2. 玳玳花止咳汤:玳玳花、杏仁、桑白皮、甘草等,用于治疗咳嗽。
3. 玳玳花解毒汤:玳玳花、金银花、连翘、甘草等,用于治疗热病口渴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2. 赵志刚,李晓峰,等. 玳玳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2,37(5):845-849.
3. 张伟,刘红霞,等. 玳玳花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1,36(10):1935-1938.
【别名】白梅花、绿梅花、绿萼梅、绿梅花朵、绿梅花蕾
【英文名】Daphne odora Thunb.
【来源】为蔷薇科植物玳玳花的干燥花蕾或花。
【植物形态】玳玳花为常绿灌木,高可达3米。树皮灰褐色,小枝绿色,无毛。单叶互生,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长3-7厘米,宽1.5-3厘米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,无毛。花单生于叶腋,白色或淡黄色,直径约2厘米,花瓣5,倒卵形,先端圆钝,花梗细长,无毛。果实球形,直径约1厘米,熟时红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玳玳花主要产于中国南方,如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地,生于海拔100-1000米的山坡、山谷或林缘。
【采收加工】玳玳花于春季花蕾初开时采收,晒干或阴干,去杂质,筛去灰屑。
【药材性状】玳玳花呈圆形或椭圆形,直径1-2厘米,表面黄白色或淡绿色,花蕾紧密,花梗细长,无毛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白色。气清香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辛、苦。归肝、脾、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玳玳花具有疏肝解郁、行气止痛、清热解毒、生津止渴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肝郁气滞、胸闷胁痛、食欲不振、咳嗽、咽喉肿痛、热病口渴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玳玳花具有抗炎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氧化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玳玳花主要含有挥发油、黄酮类化合物、有机酸、生物碱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玳玳花性温,阴虚火旺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玳玳花疏肝散:玳玳花、柴胡、白芍、甘草等,用于治疗肝郁气滞。
2. 玳玳花止咳汤:玳玳花、杏仁、桑白皮、甘草等,用于治疗咳嗽。
3. 玳玳花解毒汤:玳玳花、金银花、连翘、甘草等,用于治疗热病口渴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2. 赵志刚,李晓峰,等. 玳玳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2,37(5):845-849.
3. 张伟,刘红霞,等. 玳玳花挥发油成分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1,36(10):1935-193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