蜂房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蜂房晒干后保存,泡水喝可清热解毒,但孕妇和小孩要慎用哦,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蜂房 [Fēng Fáng]
【别名】蜂巢、黄蜂房、蜂窝、蜂窠
【英文名】Honeycomb
【来源】蜂房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、黑蜂等的巢。
【植物形态】蜂房呈不规则的多角体,表面灰白色或黄褐色,有光泽,表面粗糙,有皱褶,边缘有锯齿状突起。蜂房内部由许多小室组成,小室之间有细长的通道相连。蜂房内部壁面光滑,呈淡黄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蜂房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,如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采收时间一般在夏、秋季,当蜂房成熟时,用竹签或木棒轻轻敲打蜂房,使蜂房脱落,收集后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干燥蜂房呈不规则的多角体,表面灰白色或黄褐色,有光泽,质地坚硬,不易破碎。断面呈淡黄色,内部有蜂窝状结构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淡。归肺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蜂房具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、祛风止痒、收敛生肌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疮毒、皮肤瘙痒、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蜂房具有抗炎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肿瘤、抗疲劳、抗衰老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蜂房主要含有蜂蜡、蜂胶、蜂王浆、蜂花粉、黄酮类化合物、萜类化合物、氨基酸、维生素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过敏体质者慎用。不宜与酒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蜂房散:蜂房、黄连、黄柏、大黄,用于治疗痈肿疮毒。
2. 蜂房煎:蜂房、金银花、连翘、甘草,用于治疗皮肤瘙痒。
3. 蜂房酒:蜂房、白酒,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东,王丽丽. 蜂房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5,22(10):1-4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东. 蜂房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6,14(10):120-122.
3. 李晓东,张国华,王丽丽. 蜂房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4,21(12):1-4.
【别名】蜂巢、黄蜂房、蜂窝、蜂窠
【英文名】Honeycomb
【来源】蜂房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、黑蜂等的巢。
【植物形态】蜂房呈不规则的多角体,表面灰白色或黄褐色,有光泽,表面粗糙,有皱褶,边缘有锯齿状突起。蜂房内部由许多小室组成,小室之间有细长的通道相连。蜂房内部壁面光滑,呈淡黄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蜂房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,如广东、广西、云南、贵州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采收时间一般在夏、秋季,当蜂房成熟时,用竹签或木棒轻轻敲打蜂房,使蜂房脱落,收集后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干燥蜂房呈不规则的多角体,表面灰白色或黄褐色,有光泽,质地坚硬,不易破碎。断面呈淡黄色,内部有蜂窝状结构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淡。归肺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蜂房具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止痛、祛风止痒、收敛生肌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痈肿疮毒、皮肤瘙痒、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蜂房具有抗炎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肿瘤、抗疲劳、抗衰老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蜂房主要含有蜂蜡、蜂胶、蜂王浆、蜂花粉、黄酮类化合物、萜类化合物、氨基酸、维生素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过敏体质者慎用。不宜与酒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蜂房散:蜂房、黄连、黄柏、大黄,用于治疗痈肿疮毒。
2. 蜂房煎:蜂房、金银花、连翘、甘草,用于治疗皮肤瘙痒。
3. 蜂房酒:蜂房、白酒,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东,王丽丽. 蜂房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5,22(10):1-4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东. 蜂房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6,14(10):120-122.
3. 李晓东,张国华,王丽丽. 蜂房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4,21(12):1-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