杠板归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杠板归泡水喝可清热解毒,但别放太久,以免药效减弱。泡水喝时,可加些冰糖,既好喝又健康。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杠板归 [Gāng bǎng guī]
【别名】蛇包菜、蛇倒退、蛇葡萄、蛇葡萄根、蛇葡萄叶、蛇葡萄藤、蛇葡萄子、蛇葡萄根、蛇葡萄叶、蛇葡萄藤、蛇葡萄子
【英文名】Stephania tetrandra S. Moore
【来源】杠板归为防己科植物杠板归Stephania tetrandra S. Moore的干燥根或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杠板归为多年生缠绕草本,全株无毛。根细长,外皮灰黄色。茎细长,有纵沟,绿色或带紫色。叶互生,纸质,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-7厘米,宽2-4厘米,先端钝或短尖,基部心形,边缘具波状齿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花序腋生,花小,黄绿色。果序球形,直径约1厘米,熟时红色,内有种子1-2粒。
【产地分布】杠板归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,生于山谷、溪边、林缘、灌丛中。
【采收加工】杠板归一般在秋季采收,挖取根部,洗净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杠板归药材呈细长圆柱形,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,有纵皱纹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皮部较薄,木部发达。气微,味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杠板归性寒,味苦,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杠板归具有清热解毒、利湿消肿、祛风止痛等功效,主要用于治疗湿热泻痢、水肿、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杠板归的用法用量为9-15克,煎服。主治病症包括:
1. 湿热泻痢:与黄芩、黄连等药物配伍;
2. 水肿:与茯苓、泽泻等药物配伍;
3. 风湿痹痛:与独活、秦艽等药物配伍;
4. 跌打损伤:与红花、川芎等药物配伍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杠板归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菌消炎:杠板归中的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;
2. 抗病毒:杠板归对流感病毒、单纯疱疹病毒等病毒有抑制作用;
3. 抗肿瘤:杠板归中的有效成分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;
4. 抗氧化:杠板归具有抗氧化作用,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。
【化学成分】杠板归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类,如杠板归碱、杠板归宁碱、杠板归定碱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杠板归性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湿热泻痢:杠板归15克,黄芩10克,黄连6克,煎服。
2. 治水肿:杠板归15克,茯苓15克,泽泻10克,煎服。
3. 治风湿痹痛:杠板归15克,独活10克,秦艽10克,煎服。
4. 治跌打损伤:杠板归15克,红花10克,川芎10克,煎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6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【别名】蛇包菜、蛇倒退、蛇葡萄、蛇葡萄根、蛇葡萄叶、蛇葡萄藤、蛇葡萄子、蛇葡萄根、蛇葡萄叶、蛇葡萄藤、蛇葡萄子
【英文名】Stephania tetrandra S. Moore
【来源】杠板归为防己科植物杠板归Stephania tetrandra S. Moore的干燥根或全草。
【植物形态】杠板归为多年生缠绕草本,全株无毛。根细长,外皮灰黄色。茎细长,有纵沟,绿色或带紫色。叶互生,纸质,宽卵形或卵状椭圆形,长3-7厘米,宽2-4厘米,先端钝或短尖,基部心形,边缘具波状齿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花序腋生,花小,黄绿色。果序球形,直径约1厘米,熟时红色,内有种子1-2粒。
【产地分布】杠板归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,生于山谷、溪边、林缘、灌丛中。
【采收加工】杠板归一般在秋季采收,挖取根部,洗净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杠板归药材呈细长圆柱形,表面灰黄色或黄棕色,有纵皱纹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皮部较薄,木部发达。气微,味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杠板归性寒,味苦,归肝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杠板归具有清热解毒、利湿消肿、祛风止痛等功效,主要用于治疗湿热泻痢、水肿、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杠板归的用法用量为9-15克,煎服。主治病症包括:
1. 湿热泻痢:与黄芩、黄连等药物配伍;
2. 水肿:与茯苓、泽泻等药物配伍;
3. 风湿痹痛:与独活、秦艽等药物配伍;
4. 跌打损伤:与红花、川芎等药物配伍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杠板归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菌消炎:杠板归中的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细菌有抑制作用;
2. 抗病毒:杠板归对流感病毒、单纯疱疹病毒等病毒有抑制作用;
3. 抗肿瘤:杠板归中的有效成分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;
4. 抗氧化:杠板归具有抗氧化作用,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。
【化学成分】杠板归主要化学成分为生物碱类,如杠板归碱、杠板归宁碱、杠板归定碱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杠板归性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湿热泻痢:杠板归15克,黄芩10克,黄连6克,煎服。
2. 治水肿:杠板归15克,茯苓15克,泽泻10克,煎服。
3. 治风湿痹痛:杠板归15克,独活10克,秦艽10克,煎服。
4. 治跌打损伤:杠板归15克,红花10克,川芎10克,煎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6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