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黄柏

清热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4年11月30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黄柏泡水喝能清热解毒,但性寒,脾胃虚寒的人要适量,最好搭配红枣一起泡,暖胃又养生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黄柏
【中药名】黄柏 [huáng bǎi]
【别名】黄檗、黄皮、黄连柏、黄连柏皮、黄连根皮、黄连皮、黄连木皮、黄连树皮、黄连根、黄连木根、黄连木、黄连树、黄连、黄连木根皮、黄连木皮、黄连根皮、黄连树皮、黄连木根、黄连木皮、黄连根皮、黄连树皮
【英文名】Phellodendri Chinense Cortex
【来源】黄柏为芸香科植物黄皮树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. 的干燥树皮。
【植物形态】黄柏树高可达20米,树皮灰褐色,有纵裂。叶互生,革质,长椭圆形至卵状椭圆形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黄绿色,生于叶腋。果序为浆果状核果,熟时蓝黑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黄柏主要产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西南地区,生于海拔200-2000米的山坡、山谷林中。
【采收加工】黄柏一般在春、秋季采收,剥取树皮,晒干或阴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卷筒状或槽状,长宽不一,厚0.2-0.6厘米。外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,有纵皱纹及皮孔;内表面淡黄色或淡棕色,有细纵纹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,呈层状。气微,味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苦,寒。归肾、膀胱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祛风湿,止痛。药理分类:清热药、祛风湿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用法用量:煎服,3-10克。主治病症:湿热泻痢,黄疸,淋浊,带下,热淋涩痛,湿热脚气,痿痹,骨蒸劳热,盗汗,遗精,疮疡肿毒,湿疹瘙痒。
【药理研究】黄柏具有抗炎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肿瘤、抗过敏、降血糖、降血脂、抗凝血、抗血栓、抗氧化、抗疲劳、抗衰老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黄柏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类、黄酮类、萜类、香豆素类、甾体类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脾胃虚寒者慎用。不宜与五灵脂、巴豆、巴豆霜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黄柏汤:黄柏、黄芩、黄连、栀子、大黄,用于湿热泻痢。
2. 黄柏散:黄柏、苍术、白术、茯苓、泽泻,用于湿热脚气。
3. 黄柏丸:黄柏、黄连、黄芩、栀子、大黄,用于湿热黄疸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