僵蚕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僵蚕晒干后保存,泡水喝可清热解毒,搭配菊花效果更佳,但孕妇和小孩要慎用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僵蚕 [Jiāng Cán]
【别名】天南星、白僵蚕、僵蚕子、白僵蚕子
【英文名】Bombyx Batryticus
【来源】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.的幼虫感染白僵菌Bombyx mori Bertini而致死的干燥体。
【植物形态】家蚕为家蚕科昆虫,体长3~4厘米,白色,头部黑色,胸部有3对足,腹部有8对足,体表有细毛。白僵菌为真菌门白僵菌属,菌丝白色,有分隔,分生孢子椭圆形,无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主要产于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地,野生或人工养殖。
【采收加工】在白僵菌感染家蚕后,待家蚕体表出现白色斑点,体软无力,即可采收。采收后,晒干或烘干,去杂质,筛去灰屑。
【药材性状】呈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1.5~2.5厘米,直径0.5~0.7厘米。表面白色或黄白色,有光泽,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,白色,有光泽。气微,味微咸。
【性味归经】辛、咸,平。归肝、肺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具有息风止痉,祛风止痛,解毒散结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惊风抽搐、头痛、眩晕、目赤、喉痹、痈肿疮毒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~10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僵蚕具有抗惊厥、抗炎、镇痛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氨基酸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生物碱、有机酸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过敏体质者慎用。不宜与乌头、附子等有毒药物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疗惊风抽搐:僵蚕、全蝎、钩藤、天麻等。
2. 治疗头痛:僵蚕、川芎、白芷、菊花等。
3. 治疗喉痹:僵蚕、牛蒡子、桔梗、甘草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2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9.
【别名】天南星、白僵蚕、僵蚕子、白僵蚕子
【英文名】Bombyx Batryticus
【来源】为蚕蛾科昆虫家蚕Bombyx mori L.的幼虫感染白僵菌Bombyx mori Bertini而致死的干燥体。
【植物形态】家蚕为家蚕科昆虫,体长3~4厘米,白色,头部黑色,胸部有3对足,腹部有8对足,体表有细毛。白僵菌为真菌门白僵菌属,菌丝白色,有分隔,分生孢子椭圆形,无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主要产于江苏、浙江、安徽等地,野生或人工养殖。
【采收加工】在白僵菌感染家蚕后,待家蚕体表出现白色斑点,体软无力,即可采收。采收后,晒干或烘干,去杂质,筛去灰屑。
【药材性状】呈长圆形或椭圆形,长1.5~2.5厘米,直径0.5~0.7厘米。表面白色或黄白色,有光泽,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,白色,有光泽。气微,味微咸。
【性味归经】辛、咸,平。归肝、肺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具有息风止痉,祛风止痛,解毒散结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惊风抽搐、头痛、眩晕、目赤、喉痹、痈肿疮毒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~10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僵蚕具有抗惊厥、抗炎、镇痛、抗菌、抗病毒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氨基酸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生物碱、有机酸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过敏体质者慎用。不宜与乌头、附子等有毒药物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疗惊风抽搐:僵蚕、全蝎、钩藤、天麻等。
2. 治疗头痛:僵蚕、川芎、白芷、菊花等。
3. 治疗喉痹:僵蚕、牛蒡子、桔梗、甘草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2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