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礞石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金礞石要放在干燥处保存,泡水喝时别超过三天,胃不舒服的时候可以试试,但孕妇和小孩要小心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金礞石 [Jīn Lì Shí]
【别名】礞石、金礞、金礞散、金礞散石、金礞散石散、金礞散石粉、金礞散石末、金礞散石粉散、金礞散石粉末、金礞散石粉散末
【英文名】Golden Lapis Lazuli
【来源】金礞石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族蓝闪石族蓝闪石,主要成分为钙镁硅酸盐。
【植物形态】金礞石为块状或纤维状集合体,呈蓝绿色、绿色或黑色,具有金属光泽。硬度6-7,比重3.2-3.4。晶体呈柱状,常呈放射状或纤维状集合体。
【产地分布】金礞石主要产于我国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湖北、湖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1000-3000米的山区。
【采收加工】金礞石全年可采,采挖后去杂,洗净,晒干,打碎,过筛,筛取细粉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粉末状,灰绿色或蓝绿色,有金属光泽。质硬,不易碎。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寒,味咸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金礞石具有清热解毒、平肝潜阳、散结消肿、止痛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、头痛、眩晕、目赤、牙痛、痈肿疮毒、瘰疬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金礞石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高血压作用:金礞石煎剂对实验性高血压动物有降压作用。
2. 抗炎作用:金礞石煎剂对实验性炎症有抑制作用。
3. 抗肿瘤作用:金礞石煎剂对某些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金礞石主要化学成分为钙镁硅酸盐,还含有铁、铝、钾、钠等元素。
【使用禁忌】金礞石性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金礞散:金礞石、珍珠母、石决明、菊花、白芍、甘草。用于治疗高血压、头痛、眩晕等。
2. 金礞散石散:金礞石、石膏、知母、黄柏、栀子、大黄。用于治疗痈肿疮毒、瘰疬等。
3. 金礞散石粉散:金礞石、石膏、知母、黄柏、栀子、大黄、冰片。用于治疗牙痛、头痛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:1234.
2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2:456-457.
3. 中药临床应用手册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8:321-322.
【别名】礞石、金礞、金礞散、金礞散石、金礞散石散、金礞散石粉、金礞散石末、金礞散石粉散、金礞散石粉末、金礞散石粉散末
【英文名】Golden Lapis Lazuli
【来源】金礞石为硅酸盐类矿物角闪石族蓝闪石族蓝闪石,主要成分为钙镁硅酸盐。
【植物形态】金礞石为块状或纤维状集合体,呈蓝绿色、绿色或黑色,具有金属光泽。硬度6-7,比重3.2-3.4。晶体呈柱状,常呈放射状或纤维状集合体。
【产地分布】金礞石主要产于我国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湖北、湖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1000-3000米的山区。
【采收加工】金礞石全年可采,采挖后去杂,洗净,晒干,打碎,过筛,筛取细粉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粉末状,灰绿色或蓝绿色,有金属光泽。质硬,不易碎。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寒,味咸。归肺、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金礞石具有清热解毒、平肝潜阳、散结消肿、止痛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、头痛、眩晕、目赤、牙痛、痈肿疮毒、瘰疬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金礞石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高血压作用:金礞石煎剂对实验性高血压动物有降压作用。
2. 抗炎作用:金礞石煎剂对实验性炎症有抑制作用。
3. 抗肿瘤作用:金礞石煎剂对某些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金礞石主要化学成分为钙镁硅酸盐,还含有铁、铝、钾、钠等元素。
【使用禁忌】金礞石性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金礞散:金礞石、珍珠母、石决明、菊花、白芍、甘草。用于治疗高血压、头痛、眩晕等。
2. 金礞散石散:金礞石、石膏、知母、黄柏、栀子、大黄。用于治疗痈肿疮毒、瘰疬等。
3. 金礞散石粉散:金礞石、石膏、知母、黄柏、栀子、大黄、冰片。用于治疗牙痛、头痛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:1234.
2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2:456-457.
3. 中药临床应用手册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8:321-32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