梨叶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梨叶泡水喝能清热解毒,最好选择新鲜叶子,晒干保存,泡水时加点冰糖,适合夏天饮用,但脾胃虚寒的人要适量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梨叶 [拼音:lí yè]
【别名】白梨叶、梨树叶、梨叶茶
【英文名】Pear leaf
【来源】梨叶为蔷薇科植物白梨(学名: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.)的干燥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梨树为落叶乔木,树皮灰褐色,小枝无毛。叶片卵形或椭圆形,长5-10厘米,宽3-5厘米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圆形或近心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,无毛;叶柄长2-5厘米,无毛。花单生,直径2-3厘米,花瓣白色,花梗无毛。果实近球形,直径3-4厘米,黄色,有香味。花期4-5月,果期8-9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梨叶主要产于我国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500-2000米的山坡、山谷、林缘等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梨叶于夏、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,晒干或阴干,切碎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干燥梨叶呈黄绿色或黄棕色,叶片皱缩,边缘卷曲,叶脉明显,叶柄细长。气清香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凉,味苦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梨叶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、润肺止咳、利尿消肿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清热药、止血药、润肺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梨叶煎汤内服,常用量为9-15克。主治以下病症:
1. 热病烦渴、咳嗽、咽喉肿痛;
2. 血热吐血、衄血、尿血;
3. 肺热咳嗽、痰黄稠;
4. 肺燥咳嗽、干咳无痰;
5. 小便不利、水肿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梨叶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炎作用:梨叶提取物对多种炎症模型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;
2. 抗病毒作用:梨叶提取物对流感病毒、副流感病毒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;
3. 抗菌作用:梨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;
4. 抗氧化作用:梨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。
【化学成分】梨叶主要含有黄酮类、酚类、萜类、挥发油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梨叶性凉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梨叶汤:梨叶15克,煎汤内服,用于治疗热病烦渴、咳嗽、咽喉肿痛等症。
2. 梨叶散:梨叶15克,研末,每次3克,温开水送服,用于治疗血热吐血、衄血、尿血等症。
3. 梨叶膏:梨叶30克,煎煮浓缩,制成膏剂,每次10克,温开水送服,用于治疗肺热咳嗽、痰黄稠等症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李晓红. 梨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10):1500-1503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峰. 梨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2,50(10):1-3.
3. 陈丽华,李晓峰,张国华. 梨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1,18(12):1-3.
【别名】白梨叶、梨树叶、梨叶茶
【英文名】Pear leaf
【来源】梨叶为蔷薇科植物白梨(学名:Pyrus bretschneideri Rehd.)的干燥叶。
【植物形态】梨树为落叶乔木,树皮灰褐色,小枝无毛。叶片卵形或椭圆形,长5-10厘米,宽3-5厘米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圆形或近心形,边缘具细锯齿,上面深绿色,下面淡绿色,无毛;叶柄长2-5厘米,无毛。花单生,直径2-3厘米,花瓣白色,花梗无毛。果实近球形,直径3-4厘米,黄色,有香味。花期4-5月,果期8-9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梨叶主要产于我国河北、山东、河南、陕西、甘肃、四川、云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500-2000米的山坡、山谷、林缘等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梨叶于夏、秋季果实成熟后采收,晒干或阴干,切碎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干燥梨叶呈黄绿色或黄棕色,叶片皱缩,边缘卷曲,叶脉明显,叶柄细长。气清香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凉,味苦。归肺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梨叶具有清热解毒、凉血止血、润肺止咳、利尿消肿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清热药、止血药、润肺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梨叶煎汤内服,常用量为9-15克。主治以下病症:
1. 热病烦渴、咳嗽、咽喉肿痛;
2. 血热吐血、衄血、尿血;
3. 肺热咳嗽、痰黄稠;
4. 肺燥咳嗽、干咳无痰;
5. 小便不利、水肿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梨叶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炎作用:梨叶提取物对多种炎症模型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;
2. 抗病毒作用:梨叶提取物对流感病毒、副流感病毒等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;
3. 抗菌作用:梨叶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等细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;
4. 抗氧化作用:梨叶提取物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。
【化学成分】梨叶主要含有黄酮类、酚类、萜类、挥发油等化学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梨叶性凉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梨叶汤:梨叶15克,煎汤内服,用于治疗热病烦渴、咳嗽、咽喉肿痛等症。
2. 梨叶散:梨叶15克,研末,每次3克,温开水送服,用于治疗血热吐血、衄血、尿血等症。
3. 梨叶膏:梨叶30克,煎煮浓缩,制成膏剂,每次10克,温开水送服,用于治疗肺热咳嗽、痰黄稠等症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李晓红. 梨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10):1500-1503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峰. 梨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2,50(10):1-3.
3. 陈丽华,李晓峰,张国华. 梨叶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1,18(12):1-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