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角霜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鹿角霜要密封保存,泡水喝时不要超过一周,感冒发热时不要用,孕妇和小孩慎用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鹿角霜 [拼音:lù jiǎo shuāng]
【别名】鹿角炭、鹿角灰、鹿角烧、鹿角灰炭
【英文名】L鹿Antler Ash
【来源】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已骨化的角经高温煅烧而成。
【植物形态】鹿角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,呈圆锥形,长可达1米,表面有纵棱,棱间有突起的小棘,尖端呈钩状。骨化后,角质坚硬,不易折断。
【产地分布】主要产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在鹿角骨化后,选取干燥的鹿角,用高温煅烧,使其骨化,然后粉碎成粉末。
【药材性状】呈灰白色或灰褐色,质硬而脆,易碎,断面呈蜂窝状,有灰白色粉末。
【性味归经】味甘、咸,性温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具有补肾壮骨、活血止痛、收敛止血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肾虚腰痛、筋骨疼痛、崩漏、尿血、创伤出血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鹿角霜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凝血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骨胶原、钙、磷、镁、钾、钠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有实热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鹿角霜散:鹿角霜、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黄等,用于治疗肾虚腰痛、筋骨疼痛。
2. 鹿角霜丸:鹿角霜、人参、黄芪、当归、川芎等,用于治疗崩漏、尿血。
3. 鹿角霜膏:鹿角霜、血竭、乳香、没药等,用于治疗创伤出血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2. 中药临床应用手册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3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2006.
【别名】鹿角炭、鹿角灰、鹿角烧、鹿角灰炭
【英文名】L鹿Antler Ash
【来源】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已骨化的角经高温煅烧而成。
【植物形态】鹿角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角,呈圆锥形,长可达1米,表面有纵棱,棱间有突起的小棘,尖端呈钩状。骨化后,角质坚硬,不易折断。
【产地分布】主要产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在鹿角骨化后,选取干燥的鹿角,用高温煅烧,使其骨化,然后粉碎成粉末。
【药材性状】呈灰白色或灰褐色,质硬而脆,易碎,断面呈蜂窝状,有灰白色粉末。
【性味归经】味甘、咸,性温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具有补肾壮骨、活血止痛、收敛止血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肾虚腰痛、筋骨疼痛、崩漏、尿血、创伤出血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鹿角霜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凝血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主要化学成分包括骨胶原、钙、磷、镁、钾、钠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有实热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鹿角霜散:鹿角霜、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黄等,用于治疗肾虚腰痛、筋骨疼痛。
2. 鹿角霜丸:鹿角霜、人参、黄芪、当归、川芎等,用于治疗崩漏、尿血。
3. 鹿角霜膏:鹿角霜、血竭、乳香、没药等,用于治疗创伤出血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2. 中药临床应用手册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3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200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