鹿筋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鹿筋泡发后要洗净,炖汤时加几片姜片去腥,冬天手脚冰凉的人可以试试,但孕妇和小孩要慎用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鹿筋 [拼音:lù jīn]
【别名】鹿角筋、鹿骨筋、鹿筋皮、鹿筋胶
【英文名】Deer tendons
【来源】来源于鹿科动物梅花鹿(Cervus nippon Temminck)或马鹿(Cervus elaphus Linnaeus)的筋。
【植物形态】鹿筋为干燥的动物筋,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,长10-30cm,直径1-2cm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,有光泽,质坚韧,不易折断。横切面可见纤维状结构,呈同心圆排列。无臭,味淡。
【产地分布】主要产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,野生或人工饲养。
【采收加工】全年可采,以秋季为佳。将鹿筋洗净,去净杂质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干燥鹿筋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,长10-30cm,直径1-2cm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,有光泽,质坚韧,不易折断。横切面可见纤维状结构,呈同心圆排列。无臭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甘、咸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具有补肝肾、强筋骨、祛风湿、通经络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腰膝酸软、筋骨疼痛、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9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鹿筋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疲劳、抗衰老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主要含有蛋白质、氨基酸、钙、磷、镁、锌、铜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阴虚火旺者慎用。孕妇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鹿筋汤:鹿筋、黄芪、当归、川芎、牛膝等,用于治疗腰膝酸软、筋骨疼痛。
2. 鹿筋酒:鹿筋、白酒,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。
3. 鹿筋散:鹿筋、川芎、红花、没药等,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东,王丽丽. 鹿筋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15):1971-1974.
2. 赵志刚,张晓峰,李晓东. 鹿筋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2,19(1):45-47.
3. 王丽丽,张国华,李晓东. 鹿筋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1,49(11):1-4.
【别名】鹿角筋、鹿骨筋、鹿筋皮、鹿筋胶
【英文名】Deer tendons
【来源】来源于鹿科动物梅花鹿(Cervus nippon Temminck)或马鹿(Cervus elaphus Linnaeus)的筋。
【植物形态】鹿筋为干燥的动物筋,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,长10-30cm,直径1-2cm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,有光泽,质坚韧,不易折断。横切面可见纤维状结构,呈同心圆排列。无臭,味淡。
【产地分布】主要产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,野生或人工饲养。
【采收加工】全年可采,以秋季为佳。将鹿筋洗净,去净杂质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干燥鹿筋呈圆柱形或扁圆柱形,长10-30cm,直径1-2cm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,有光泽,质坚韧,不易折断。横切面可见纤维状结构,呈同心圆排列。无臭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甘、咸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具有补肝肾、强筋骨、祛风湿、通经络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腰膝酸软、筋骨疼痛、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9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鹿筋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疲劳、抗衰老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主要含有蛋白质、氨基酸、钙、磷、镁、锌、铜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阴虚火旺者慎用。孕妇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鹿筋汤:鹿筋、黄芪、当归、川芎、牛膝等,用于治疗腰膝酸软、筋骨疼痛。
2. 鹿筋酒:鹿筋、白酒,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。
3. 鹿筋散:鹿筋、川芎、红花、没药等,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东,王丽丽. 鹿筋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15):1971-1974.
2. 赵志刚,张晓峰,李晓东. 鹿筋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2,19(1):45-47.
3. 王丽丽,张国华,李晓东. 鹿筋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1,49(11):1-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