桑螵蛸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桑螵蛸晒干后保存,泡水喝可补肾,但孕妇和小孩要慎用哦,最好在医生指导下使用。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桑螵蛸 [Sāng Luóxiū]
【别名】螵蛸、桑螵蛸虫、桑螵蛸子、桑螵蛸蛾
【英文名】Manduca sesamifera
【来源】桑螵蛸为螳螂科昆虫中华螳螂Manduca sesamifera Fabricius的干燥卵鞘。
【植物形态】桑螵蛸呈圆柱形,长2.5~5cm,直径1~1.5cm。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,有纵皱纹,一端有圆形的盖,另一端有细长的柄。卵鞘内含数百粒卵,卵呈椭圆形,淡黄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桑螵蛸主要产于我国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等地,生长于桑树上。
【采收加工】桑螵蛸在秋季采收,将卵鞘连同桑树一起砍下,晒干,去净杂质,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圆柱形,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,有纵皱纹,一端有圆形的盖,另一端有细长的柄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呈灰白色,有光泽。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咸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桑螵蛸具有补肾壮阳、固精止遗、收敛止带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补益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桑螵蛸的用法用量为3~9g,煎服。主治肾虚腰痛、阳痿遗精、遗尿尿频、带下等病症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桑螵蛸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疲劳作用:桑螵蛸提取物可提高小鼠的耐力,延长游泳时间。
2. 抗氧化作用:桑螵蛸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、降低氧化应激的作用。
3. 抗肿瘤作用:桑螵蛸提取物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桑螵蛸主要含有蛋白质、氨基酸、脂肪、矿物质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桑螵蛸性平,无特殊禁忌。但孕妇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桑螵蛸散:桑螵蛸、益智仁、山药等,用于治疗肾虚腰痛、阳痿遗精等。
2. 桑螵蛸丸:桑螵蛸、鹿角胶、龟板等,用于治疗遗尿尿频、带下等。
3. 桑螵蛸酒:桑螵蛸、白酒等,用于治疗肾虚腰痛、阳痿遗精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强,李晓峰,李晓燕. 桑螵蛸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11):1675-1678.
2. 王晓燕,刘晓红,张晓红. 桑螵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5,53(10):1-3.
【别名】螵蛸、桑螵蛸虫、桑螵蛸子、桑螵蛸蛾
【英文名】Manduca sesamifera
【来源】桑螵蛸为螳螂科昆虫中华螳螂Manduca sesamifera Fabricius的干燥卵鞘。
【植物形态】桑螵蛸呈圆柱形,长2.5~5cm,直径1~1.5cm。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,有纵皱纹,一端有圆形的盖,另一端有细长的柄。卵鞘内含数百粒卵,卵呈椭圆形,淡黄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桑螵蛸主要产于我国江苏、浙江、安徽、江西、湖南等地,生长于桑树上。
【采收加工】桑螵蛸在秋季采收,将卵鞘连同桑树一起砍下,晒干,去净杂质,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圆柱形,表面灰褐色或黄褐色,有纵皱纹,一端有圆形的盖,另一端有细长的柄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,断面呈灰白色,有光泽。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咸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桑螵蛸具有补肾壮阳、固精止遗、收敛止带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补益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桑螵蛸的用法用量为3~9g,煎服。主治肾虚腰痛、阳痿遗精、遗尿尿频、带下等病症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桑螵蛸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疲劳作用:桑螵蛸提取物可提高小鼠的耐力,延长游泳时间。
2. 抗氧化作用:桑螵蛸提取物具有清除自由基、降低氧化应激的作用。
3. 抗肿瘤作用:桑螵蛸提取物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桑螵蛸主要含有蛋白质、氨基酸、脂肪、矿物质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桑螵蛸性平,无特殊禁忌。但孕妇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桑螵蛸散:桑螵蛸、益智仁、山药等,用于治疗肾虚腰痛、阳痿遗精等。
2. 桑螵蛸丸:桑螵蛸、鹿角胶、龟板等,用于治疗遗尿尿频、带下等。
3. 桑螵蛸酒:桑螵蛸、白酒等,用于治疗肾虚腰痛、阳痿遗精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强,李晓峰,李晓燕. 桑螵蛸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11):1675-1678.
2. 王晓燕,刘晓红,张晓红. 桑螵蛸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5,53(10):1-3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