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瓜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木瓜要放在阴凉处,别晒太阳。炖汤或做甜品时放点,美容又养颜,但胃寒的朋友要适量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木瓜 [pú guā]
【别名】宣木瓜、铁脚梨、海棠梨、光皮木瓜、木瓜梨
【英文名】Chinese papaya
【来源】蔷薇科植物木瓜(Chaenomeles sinensis(Thouin)Koidz.)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【植物形态】木瓜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5米。树皮灰褐色,小枝无毛,有刺。单叶互生,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。花单生或2-3朵簇生,花瓣5,白色或粉红色。果实椭圆形或卵圆形,熟时橙黄色,有香气。
【产地分布】木瓜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各省区,如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等。
【采收加工】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,长4-10cm,直径2-5cm。表面橙黄色或棕褐色,有皱纹和纵沟。果肉厚,黄色,质坚硬。种子多数,扁圆形,棕色。气微香,味酸涩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酸、涩。归肝、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木瓜具有舒筋活络、化湿和中、消食止泻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筋脉拘挛、脚气水肿、消化不良、腹泻等症状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9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木瓜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、抗氧化、降血糖、降血脂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木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,如木瓜蛋白酶、木瓜凝乳蛋白酶、木瓜素、木瓜酸、木瓜苷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脾胃虚寒者慎用。不宜与牛奶、肉类同食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木瓜煎:木瓜15g,煎水服,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。
2. 木瓜散:木瓜、川芎、当归、白芍、甘草各等分,研末,每次6g,温开水送服,用于治疗筋脉拘挛。
3. 木瓜粥:木瓜30g,大米100g,煮粥食用,用于治疗消化不良、腹泻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【别名】宣木瓜、铁脚梨、海棠梨、光皮木瓜、木瓜梨
【英文名】Chinese papaya
【来源】蔷薇科植物木瓜(Chaenomeles sinensis(Thouin)Koidz.)的干燥成熟果实。
【植物形态】木瓜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5米。树皮灰褐色,小枝无毛,有刺。单叶互生,叶片椭圆形至长椭圆形,先端急尖或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有细锯齿。花单生或2-3朵簇生,花瓣5,白色或粉红色。果实椭圆形或卵圆形,熟时橙黄色,有香气。
【产地分布】木瓜主要产于中国南方各省区,如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东、广西等。
【采收加工】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椭圆形或卵圆形,长4-10cm,直径2-5cm。表面橙黄色或棕褐色,有皱纹和纵沟。果肉厚,黄色,质坚硬。种子多数,扁圆形,棕色。气微香,味酸涩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温,味酸、涩。归肝、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木瓜具有舒筋活络、化湿和中、消食止泻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筋脉拘挛、脚气水肿、消化不良、腹泻等症状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9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木瓜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、抗氧化、降血糖、降血脂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木瓜中含有多种生物活性成分,如木瓜蛋白酶、木瓜凝乳蛋白酶、木瓜素、木瓜酸、木瓜苷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脾胃虚寒者慎用。不宜与牛奶、肉类同食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木瓜煎:木瓜15g,煎水服,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。
2. 木瓜散:木瓜、川芎、当归、白芍、甘草各等分,研末,每次6g,温开水送服,用于治疗筋脉拘挛。
3. 木瓜粥:木瓜30g,大米100g,煮粥食用,用于治疗消化不良、腹泻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