麦芽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麦芽泡茶喝,助消化又解酒,但最好现泡现喝,保存要防潮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麦芽 [拼音:mài yá]
【别名】麦蘖、麦芽糖、麦芽粉、麦芽汁
【英文名】Barley Malt
【来源】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(Hordeum vulgare L.)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。
【植物形态】大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,高50-100厘米。须根粗壮。秆直立,光滑无毛。叶鞘松弛抱茎,叶舌膜质,叶片扁平。圆锥花序开展,小穗含2小花,颖膜质,具5脉,小花两性,颖果长圆形,淡黄色,花期5-7月,果期7-8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大麦主要产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,适应性较强,生长于海拔1000-3000米的山区。
【采收加工】麦芽在发芽过程中,当芽长至1-2厘米时,及时将芽连同麦粒一起干燥,防止霉变。
【药材性状】麦芽呈长圆形或椭圆形,表面黄褐色,有细皱纹,一端有白色须根,另一端有淡黄色麦粒。质脆易碎,断面黄白色,味微甜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麦芽具有消食健胃,回乳消胀,疏肝解郁的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消食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用法用量:煎服,10-30克。主治病症:用于食积不化,脘腹胀满,乳汁郁结,乳房胀痛,肝郁气滞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麦芽具有以下作用:
1. 消化酶活性:麦芽中含有丰富的淀粉酶、蛋白酶等消化酶,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。
2. 抗氧化作用:麦芽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,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,预防细胞损伤。
3. 抗肿瘤作用:麦芽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,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。
【化学成分】麦芽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矿物质、维生素、酶类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麦芽性平,一般无特殊禁忌。但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麦芽散:麦芽、山楂、神曲各等份,共研细末,每次6克,温开水送服。
2. 麦芽汤:麦芽、神曲、白术、茯苓、泽泻各10克,煎服。
3. 麦芽粥:麦芽30克,大米100克,煮粥食用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57.
2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3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【别名】麦蘖、麦芽糖、麦芽粉、麦芽汁
【英文名】Barley Malt
【来源】麦芽为禾本科植物大麦(Hordeum vulgare L.)的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而得。
【植物形态】大麦为一年生草本植物,高50-100厘米。须根粗壮。秆直立,光滑无毛。叶鞘松弛抱茎,叶舌膜质,叶片扁平。圆锥花序开展,小穗含2小花,颖膜质,具5脉,小花两性,颖果长圆形,淡黄色,花期5-7月,果期7-8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大麦主要产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等地,适应性较强,生长于海拔1000-3000米的山区。
【采收加工】麦芽在发芽过程中,当芽长至1-2厘米时,及时将芽连同麦粒一起干燥,防止霉变。
【药材性状】麦芽呈长圆形或椭圆形,表面黄褐色,有细皱纹,一端有白色须根,另一端有淡黄色麦粒。质脆易碎,断面黄白色,味微甜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。归脾、胃、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麦芽具有消食健胃,回乳消胀,疏肝解郁的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消食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用法用量:煎服,10-30克。主治病症:用于食积不化,脘腹胀满,乳汁郁结,乳房胀痛,肝郁气滞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麦芽具有以下作用:
1. 消化酶活性:麦芽中含有丰富的淀粉酶、蛋白酶等消化酶,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。
2. 抗氧化作用:麦芽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,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,预防细胞损伤。
3. 抗肿瘤作用:麦芽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肿瘤作用,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。
【化学成分】麦芽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淀粉、蛋白质、脂肪、矿物质、维生素、酶类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麦芽性平,一般无特殊禁忌。但脾胃虚寒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麦芽散:麦芽、山楂、神曲各等份,共研细末,每次6克,温开水送服。
2. 麦芽汤:麦芽、神曲、白术、茯苓、泽泻各10克,煎服。
3. 麦芽粥:麦芽30克,大米100克,煮粥食用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57.
2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3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