砒石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砒石性凉,要密封保存,外用为主,内服需遵医嘱,孕妇和小孩慎用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砒石 [pī shí]
【别名】信石、红砒、白砒、信砒
【英文名】Realgar
【来源】来源于砷的天然矿物砒石,主含三氧化二砷(As2O3)。
【植物形态】砒石为矿物类药材,无植物形态。
【产地分布】主要产于我国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湖南、湖北等地,以及世界各地的砷矿床。
【采收加工】全年可采,采挖后去杂,砸碎,研成细粉。
【药材性状】呈不规则块状或粉末状,暗红色或橙红色,有金属光泽。质硬而脆,易碎。无臭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辛,大热;有毒。归肺、肝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主要功效为蚀疮去腐,杀虫。药理分类为腐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用法用量:外用适量,研末撒敷或调敷;内服0.002~0.004g,入丸、散剂。主治病症:用于治疗皮肤赘疣、顽癣、恶疮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砒石具有抗肿瘤、抗病毒、抗菌、抗炎、抗寄生虫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主要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砷(As2O3),此外还含有少量二硫化二砷(As2S2)、四氧化三砷(As2O4)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使用砒石时需注意以下事项和禁忌症:
1. 孕妇、哺乳期妇女禁用;
2.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;
3. 对砒石过敏者禁用;
4. 皮肤破损处禁用;
5.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、油腻食物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砒石散:用于治疗皮肤赘疣、顽癣等。
2. 砒石丸:用于治疗恶疮、顽癣等。
3. 砒石膏:用于治疗皮肤赘疣、顽癣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2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6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【别名】信石、红砒、白砒、信砒
【英文名】Realgar
【来源】来源于砷的天然矿物砒石,主含三氧化二砷(As2O3)。
【植物形态】砒石为矿物类药材,无植物形态。
【产地分布】主要产于我国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湖南、湖北等地,以及世界各地的砷矿床。
【采收加工】全年可采,采挖后去杂,砸碎,研成细粉。
【药材性状】呈不规则块状或粉末状,暗红色或橙红色,有金属光泽。质硬而脆,易碎。无臭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辛,大热;有毒。归肺、肝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主要功效为蚀疮去腐,杀虫。药理分类为腐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用法用量:外用适量,研末撒敷或调敷;内服0.002~0.004g,入丸、散剂。主治病症:用于治疗皮肤赘疣、顽癣、恶疮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砒石具有抗肿瘤、抗病毒、抗菌、抗炎、抗寄生虫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主要化学成分为三氧化二砷(As2O3),此外还含有少量二硫化二砷(As2S2)、四氧化三砷(As2O4)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使用砒石时需注意以下事项和禁忌症:
1. 孕妇、哺乳期妇女禁用;
2. 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;
3. 对砒石过敏者禁用;
4. 皮肤破损处禁用;
5.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、油腻食物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砒石散:用于治疗皮肤赘疣、顽癣等。
2. 砒石丸:用于治疗恶疮、顽癣等。
3. 砒石膏:用于治疗皮肤赘疣、顽癣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2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6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