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山羊血

活血化瘀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5年03月22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山羊血要密封保存,泡水喝时别加糖,活血化瘀效果才好。月经期间别喝,孕妇小心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山羊血
【中药名】山羊血 [拼音:shān yáng xuè]
【别名】羊血、羊红、羊血丹、羊血散
【英文名】Goat Blood
【来源】山羊血来源于哺乳纲、偶蹄目、牛科、山羊属的山羊(Capra hircus L.)的血液。
【植物形态】山羊为中型食草动物,体长1-1.5米,体重30-100公斤。雄性有角,雌性无角。毛色随季节变化,夏季多为白色或浅棕色,冬季为灰褐色。四肢细长,蹄子宽大。山羊血呈暗红色,凝固后为暗褐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山羊血主要产于我国新疆、内蒙古、甘肃、青海、西藏等地区,以及东南亚、非洲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山羊血在宰杀山羊时采集,采集后立即将血液收集于容器中,防止凝固。采集后,将血液过滤,去除杂质,然后晾干或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山羊血呈暗红色,凝固后为暗褐色,质地坚硬,不易破碎。气微,味咸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咸。归心、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山羊血具有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、解毒、凉血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血瘀、瘀血、跌打损伤、骨折、风湿痹痛、痈肿疮毒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山羊血内服:煎汤,3-10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山羊血具有抗凝血、抗血栓、抗炎、镇痛、抗氧化、抗肿瘤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山羊血主要含有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矿物质、微量元素等成分。其中,蛋白质含量较高,具有抗凝血、抗血栓等作用。
【使用禁忌】山羊血性平,味咸,孕妇、血虚者慎用。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活血化瘀:山羊血、丹参、川芎、红花等。
2. 消肿止痛:山羊血、大黄、黄柏、苍术等。
3. 解毒:山羊血、金银花、连翘、甘草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强,李晓东,杨晓红. 山羊血的研究进展[J]. 中国兽医杂志,2010,40(5):1-4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东. 山羊血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2,19(2):72-74.
3. 刘晓红,张晓东,李晓东. 山羊血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1,36(10):1975-1978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