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山药

补益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5年01月03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山药要存阴凉处,切片晒干保存。煮粥或炖汤时加一把,既营养又暖胃,但脾胃虚寒的朋友要适量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山药
【中药名】山药 [拼音:shān yào]
【别名】薯蓣、薯药、山薯、怀山药、淮山药
【英文名】Chinese yam
【来源】薯蓣科植物薯蓣(Dioscorea opposita Thunb.)的干燥根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薯蓣为多年生缠绕草本植物,块茎肥厚,肉质,外皮白色或黄白色。茎细长,缠绕,有细棱。叶互生,叶片卵形或宽卵形,先端锐尖,基部心形。花单性,雌雄异株,穗状花序,花小,黄绿色。蒴果长圆形,种子扁平,黑色。花期6-8月,果期9-10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山药主要产于中国中部和东部地区,如河南、安徽、江苏、浙江等地。生长于海拔300-2000米的山坡、林缘、山谷等湿润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山药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收,挖出块茎,除去须根和杂质,洗净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山药呈圆柱形,略扁,长30-100cm,直径1.5-4cm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,有纵皱纹和须根痕,偶有浅棕色外皮残留。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白色,粉性,可见黄色点状维管束。气微,味淡、微甜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涩。归脾、肺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山药具有健脾益肺、补肾涩精、养胃生津、止泻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补益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山药常用于治疗脾虚泄泻、肺虚喘咳、肾虚腰痛、消渴、遗精等症状。用法用量:煎服,15-30g;或入丸、散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山药具有以下作用:
1. 增强免疫力:山药中的多糖成分具有免疫调节作用,可增强机体免疫力。
2. 抗肿瘤:山药中的薯蓣皂苷元具有抗肿瘤作用,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。
3. 抗氧化:山药中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作用,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,延缓衰老。
4. 调节血糖:山药中的多糖成分具有降低血糖作用,可用于治疗糖尿病。
【化学成分】山药主要含有薯蓣皂苷元、薯蓣皂苷、山药多糖、山药蛋白、山药多酚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山药性平,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但脾胃虚寒者慎用,不宜过量食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山药粥:山药30g,大米100g,煮粥食用,适用于脾虚泄泻、食欲不振。
2. 山药炖鸡:山药30g,鸡肉100g,炖汤食用,适用于肾虚腰痛、腰膝酸软。
3. 山药炖排骨:山药30g,排骨100g,炖汤食用,适用于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强,李晓东,李晓红. 山药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12):1975-1980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刘晓红. 山药多糖的提取及免疫调节作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4,52(10):123-126.
3. 李晓东,张国强,李晓红. 山药皂苷元的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1,36(11):1913-1917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