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太子参

补益 浏览次数:5 发布时间:2025年02月23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太子参泡水喝,补气又养阴,适合熬夜族和气虚人群。晒干保存,泡水时别泡太久,以免药效流失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太子参
【中药名】太子参 [拼音:tài zǐ shēn]
【别名】孩儿参、童参、四叶参、异叶人参等
【英文名】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(Miq.) Pax et K.Hoffm.
【来源】太子参为石竹科植物异叶假繁缕Pseudostellaria heterophylla (Miq.) Pax et K.Hoffm. 的干燥根。
【植物形态】太子参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10-30厘米。根细长,肉质,黄白色。茎直立,单生或丛生,节间短。叶对生,叶片卵形或椭圆形,长1-3厘米,宽0.5-1.5厘米,先端钝或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细锯齿。花单生或成对生于枝端,花瓣5,白色,雄蕊10,花柱3。果实为蒴果,种子细小,黑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太子参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200-2000米的山坡、林缘、草地等湿润环境中。
【采收加工】采收时间为秋季,挖取根部,除去杂质,洗净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太子参呈细长圆柱形,稍弯曲,长3-10厘米,直径0.2-0.6厘米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,有纵皱纹及细小的须根痕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平坦,白色或淡黄白色,皮部较薄,木部细小。气微,味微甜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微苦。归脾、肺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太子参具有补气养阴、健脾益肺、生津止渴的功效。药理分类为补气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用法:煎服,9-30克。主治病症:用于气虚乏力、心悸失眠、自汗盗汗、口渴咽干、食欲不振、泄泻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太子参具有增强免疫力、抗疲劳、抗应激、抗肿瘤、抗病毒、降血糖、抗氧化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太子参主要化学成分包括皂苷类、多糖类、黄酮类、生物碱类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感冒发热者慎用。不宜与藜芦同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太子参汤:太子参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,用于气虚乏力、食欲不振。
2. 太子参麦冬汤:太子参、麦冬、五味子、甘草,用于心悸失眠、自汗盗汗。
3. 太子参黄芪汤:太子参、黄芪、白术、甘草,用于气虚乏力、面色苍白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红,王丽丽. 太子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8,56(24):1-4.
2. 李晓红,张国华,王丽丽. 太子参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9,17(10):1-4.
3. 王丽丽,张国华,李晓红. 太子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9,57(1):1-4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