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麻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天麻要放在阴凉干燥处保存,泡水喝时,最好用温水,搭配枸杞效果更佳,头晕时喝一杯,缓解效果不错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天麻 [Tiān má]
【别名】明天麻、定风草、赤箭、鬼督邮、水麻、羊角天麻、独活天麻、白龙皮、乌天麻、铁杆天麻、青天麻、红天麻、黄天麻、绿天麻、黑天麻、白麻、乌麻、红麻、绿麻、黑麻、黄麻、白龙胆、乌龙胆、红龙胆、绿龙胆、黑龙胆、黄龙胆
【英文名】Gastrodia elata Blume
【来源】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的干燥块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天麻块茎呈椭圆形或卵圆形,长3-15cm,直径1.5-6cm,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,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成的横环纹多轮,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。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平坦,角质样,黄白色至淡棕色,有时可见多数小空洞。气特异,味甘、微辛。
【产地分布】天麻主要产于中国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等地,生长于海拔1000-3000米的林下或山坡草丛中。
【采收加工】天麻一般在秋季至次年春季采收,挖出后除去泥沙,洗净,蒸至透心,取出,趁热切成厚片,干燥。
【药材性状】天麻呈椭圆形或卵圆形,长3-15cm,直径1.5-6cm,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,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成的横环纹多轮,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。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平坦,角质样,黄白色至淡棕色,有时可见多数小空洞。气特异,味甘、微辛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天麻具有息风止痉、平肝潜阳、祛风通络、止痛的功效。药理分类为神经系统药物。
【临床应用】天麻常用于治疗癫痫、惊风、头痛、眩晕、中风、面瘫、风湿痹痛、肢体麻木、腰膝酸软等病症。用法用量:煎服,3-9g;研末冲服,每次1-1.5g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天麻具有抗惊厥、抗癫痫、抗炎、镇痛、抗血小板聚集、抗血栓形成、抗肿瘤、抗氧化、抗衰老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天麻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天麻苷、天麻素、天麻苷元、天麻内酯、天麻酚、天麻醇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天麻性平,无特殊禁忌。但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天麻钩藤饮: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、牛蒡子、菊花、白芍、甘草。
2. 天麻丸:天麻、川芎、白芷、羌活、独活、防风、细辛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。
3. 天麻散:天麻、川芎、白芷、羌活、独活、防风、细辛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6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2.
【别名】明天麻、定风草、赤箭、鬼督邮、水麻、羊角天麻、独活天麻、白龙皮、乌天麻、铁杆天麻、青天麻、红天麻、黄天麻、绿天麻、黑天麻、白麻、乌麻、红麻、绿麻、黑麻、黄麻、白龙胆、乌龙胆、红龙胆、绿龙胆、黑龙胆、黄龙胆
【英文名】Gastrodia elata Blume
【来源】天麻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ume的干燥块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天麻块茎呈椭圆形或卵圆形,长3-15cm,直径1.5-6cm,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,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成的横环纹多轮,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。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平坦,角质样,黄白色至淡棕色,有时可见多数小空洞。气特异,味甘、微辛。
【产地分布】天麻主要产于中国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湖北、湖南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等地,生长于海拔1000-3000米的林下或山坡草丛中。
【采收加工】天麻一般在秋季至次年春季采收,挖出后除去泥沙,洗净,蒸至透心,取出,趁热切成厚片,干燥。
【药材性状】天麻呈椭圆形或卵圆形,长3-15cm,直径1.5-6cm,表面黄白色至淡黄棕色,有纵皱纹及由潜伏芽排列成的横环纹多轮,有时可见棕褐色菌索。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平坦,角质样,黄白色至淡棕色,有时可见多数小空洞。气特异,味甘、微辛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天麻具有息风止痉、平肝潜阳、祛风通络、止痛的功效。药理分类为神经系统药物。
【临床应用】天麻常用于治疗癫痫、惊风、头痛、眩晕、中风、面瘫、风湿痹痛、肢体麻木、腰膝酸软等病症。用法用量:煎服,3-9g;研末冲服,每次1-1.5g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天麻具有抗惊厥、抗癫痫、抗炎、镇痛、抗血小板聚集、抗血栓形成、抗肿瘤、抗氧化、抗衰老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天麻主要化学成分包括天麻苷、天麻素、天麻苷元、天麻内酯、天麻酚、天麻醇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天麻性平,无特殊禁忌。但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天麻钩藤饮:天麻、钩藤、石决明、牛蒡子、菊花、白芍、甘草。
2. 天麻丸:天麻、川芎、白芷、羌活、独活、防风、细辛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。
3. 天麻散:天麻、川芎、白芷、羌活、独活、防风、细辛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6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2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