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仙子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天仙子晒干后要密封保存,泡茶时别放太多,孕妇和小孩要慎用哦,最好在专业人士指导下使用。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天仙子 [Tiān xiān zǐ]
【别名】白花子、野颠茄、野曼陀罗、山颠茄、野烟子、野麻子、野烟包、野烟花、野烟子、野烟包、野烟花、野烟子、野烟包、野烟花、野烟子、野烟包、野烟花
【英文名】Hyoscyamus niger L.
【来源】天仙子为茄科植物天仙子Hyoscyamus niger L.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天仙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100cm。茎直立,灰绿色,有腺毛。叶互生,叶片卵形或长椭圆形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波状,两面有腺毛。花单生于叶腋,花冠漏斗状,白色或淡紫色,有紫色斑点。果实为蒴果,长圆形,成熟时开裂,种子多数,呈黑色或棕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天仙子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西南等地,生于山坡、路边、田野等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天仙子一般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割取全草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,晒干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天仙子呈长圆形,略扁,长4-6mm,直径2-3mm。表面棕褐色或黑色,有光泽,一端有细小突起的种脐,另一端有细小突起的种脊。种皮坚硬,不易破碎。种子油润,味苦、辛。
【性味归经】天仙子性温,味辛、苦,有毒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天仙子具有祛风除湿、活血通络、止痛止痒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祛风湿药、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天仙子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、关节疼痛、肢体麻木、皮肤瘙痒等病症。用法用量:内服,煎汤,3-6g;外用,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天仙子具有抗炎、镇痛、镇静、抗惊厥、抗心律失常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天仙子主要化学成分为莨菪碱、东莨菪碱、阿托品等生物碱。
【使用禁忌】天仙子有毒,使用时需注意。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心脏病患者、青光眼患者禁用。过敏体质者慎用。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,以免中毒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天仙子散:天仙子、川芎、独活、牛膝、木瓜、甘草,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肢体麻木。
2. 天仙子酒:天仙子、白酒,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关节疼痛。
3. 天仙子膏:天仙子、黄柏、大黄、冰片,用于治疗皮肤瘙痒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2006.
【别名】白花子、野颠茄、野曼陀罗、山颠茄、野烟子、野麻子、野烟包、野烟花、野烟子、野烟包、野烟花、野烟子、野烟包、野烟花、野烟子、野烟包、野烟花
【英文名】Hyoscyamus niger L.
【来源】天仙子为茄科植物天仙子Hyoscyamus niger L.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天仙子为一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100cm。茎直立,灰绿色,有腺毛。叶互生,叶片卵形或长椭圆形,先端锐尖,基部楔形,边缘波状,两面有腺毛。花单生于叶腋,花冠漏斗状,白色或淡紫色,有紫色斑点。果实为蒴果,长圆形,成熟时开裂,种子多数,呈黑色或棕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天仙子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、华北、西北及西南等地,生于山坡、路边、田野等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天仙子一般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割取全草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,晒干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天仙子呈长圆形,略扁,长4-6mm,直径2-3mm。表面棕褐色或黑色,有光泽,一端有细小突起的种脐,另一端有细小突起的种脊。种皮坚硬,不易破碎。种子油润,味苦、辛。
【性味归经】天仙子性温,味辛、苦,有毒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天仙子具有祛风除湿、活血通络、止痛止痒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祛风湿药、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天仙子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、关节疼痛、肢体麻木、皮肤瘙痒等病症。用法用量:内服,煎汤,3-6g;外用,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天仙子具有抗炎、镇痛、镇静、抗惊厥、抗心律失常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天仙子主要化学成分为莨菪碱、东莨菪碱、阿托品等生物碱。
【使用禁忌】天仙子有毒,使用时需注意。孕妇、哺乳期妇女、心脏病患者、青光眼患者禁用。过敏体质者慎用。内服需严格控制剂量,以免中毒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天仙子散:天仙子、川芎、独活、牛膝、木瓜、甘草,用于治疗风湿痹痛、肢体麻木。
2. 天仙子酒:天仙子、白酒,用于治疗跌打损伤、关节疼痛。
3. 天仙子膏:天仙子、黄柏、大黄、冰片,用于治疗皮肤瘙痒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中华书局,200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