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五倍子

收敛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4年06月24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五倍子泡水喝能收敛止泻,但别放太久,以免变质。脾胃虚寒者慎用,孕妇最好先咨询医生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五倍子
【中药名】五倍子 [Wǔ bèi zǐ]
【别名】五倍子、文蛤、百虫仓、虫瘿、五倍子虫、五倍子壳、五倍子皮、五倍子仁
【英文名】Chinese Fumitory Gall
【来源】五倍子为漆树科植物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.、青麸杨Rhus potaninii Maxim. 或红麸杨Rhus punjabensis Stew. 叶上的虫瘿,主要由五倍子蚜Melaphis chinensis (Bell.) Börner寄生而形成。
【植物形态】五倍子植物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,高可达5米。树皮灰褐色,有纵裂。叶互生,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小,黄绿色,单性,雌雄异株。果序为球形或椭圆形的虫瘿,直径约1-2厘米,表面粗糙,灰褐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五倍子主要产于中国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湖南、湖北、江西、安徽、浙江等地,生长于海拔1000-3000米的山区。
【采收加工】五倍子于夏、秋季采摘成熟虫瘿,晒干或阴干,去净杂质,筛去灰屑。
【药材性状】药材呈球形或椭圆形,直径1-2厘米,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,粗糙,有纵皱纹。质硬而脆,易破碎。断面不平坦,外层为虫瘿壁,内层为虫瘿内容物,呈黄白色或淡黄色。气微,味涩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酸、涩,归肺、脾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五倍子具有收敛、止泻、止血、解毒、杀虫等功效,主要用于治疗腹泻、便血、咳嗽、哮喘、皮肤瘙痒、疮疡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3-9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五倍子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菌、抗病毒:五倍子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大肠杆菌、白色念珠菌等有抑制作用。
2. 抗炎、镇痛:五倍子提取物具有抗炎、镇痛作用。
3. 收敛、止血:五倍子具有收敛、止血作用,可用于治疗腹泻、便血等病症。
4. 抗肿瘤:五倍子提取物具有抗肿瘤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五倍子主要含有五倍子酸、五倍子鞣质、五倍子糖、五倍子醇等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五倍子性涩,脾胃虚弱者慎用。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疗腹泻:五倍子9克,煎汤内服。
2. 治疗便血:五倍子9克,煎汤内服。
3. 治疗咳嗽:五倍子9克,煎汤内服。
4. 治疗皮肤瘙痒:五倍子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.
2. 国家药典委员会.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(一部)[M]. 北京: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,2015.
3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7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