乌贼骨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乌贼骨晒干后磨粉,可撒在伤口上止血,记得要晾干保存哦,别受潮了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乌贼骨 [拼音:wū zéi gǔ]
【别名】海螵蛸、乌贼壳、乌贼鱼骨、乌贼鱼甲、乌贼鱼皮、乌贼鱼骨皮
【英文名】Haliotis shell
【来源】乌贼骨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 A. Adams或金乌贼Haliotis japonica A. Adams的干燥内壳。
【植物形态】乌贼骨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或类圆形薄片,长2.5~4cm,宽1.5~3cm,厚0.2~0.5cm。外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,有纵皱纹,内表面类白色,有光泽。边缘稍内卷,中部有1条明显的纵沟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角质样,灰白色或灰黄色,可见排列紧密的骨针。气微,味微咸。
【产地分布】乌贼骨主要产于我国沿海地区,如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乌贼骨在乌贼捕捞后,将乌贼的内壳取出,洗净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乌贼骨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或类圆形薄片,外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,有纵皱纹,内表面类白色,有光泽。边缘稍内卷,中部有1条明显的纵沟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角质样,灰白色或灰黄色,可见排列紧密的骨针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咸、涩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乌贼骨具有收敛止血、固精止带、制酸止痛、收湿敛疮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收敛剂、止血剂。
【临床应用】
用法用量:内服,煎汤,3~10g;研末,1~3g。
主治病症:用于吐血、衄血、崩漏、便血、尿血、外伤出血、遗精、带下、胃痛、胃酸过多、湿疮、湿疹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
1. 收敛止血:乌贼骨中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,具有收敛止血作用。
2. 抗菌消炎:乌贼骨中的碳酸钙和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。
3. 抗肿瘤:乌贼骨中的多肽类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乌贼骨主要含有碳酸钙、氨基酸、多肽类成分、有机酸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
1. 孕妇慎用。
2. 对乌贼骨过敏者禁用。
3. 服药期间,忌食辛辣、油腻食物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乌贼骨散:乌贼骨、白及、黄连等,用于治疗吐血、衄血、崩漏等。
2. 乌贼骨丸:乌贼骨、白芍、当归等,用于治疗遗精、带下等。
3. 乌贼骨散:乌贼骨、海螵蛸、白及等,用于治疗胃痛、胃酸过多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王丽丽. 乌贼骨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5,13(10):128-130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峰. 乌贼骨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7,24(1):1-4.
【别名】海螵蛸、乌贼壳、乌贼鱼骨、乌贼鱼甲、乌贼鱼皮、乌贼鱼骨皮
【英文名】Haliotis shell
【来源】乌贼骨为乌贼科动物无针乌贼Haliotis diversicolor supertexta A. Adams或金乌贼Haliotis japonica A. Adams的干燥内壳。
【植物形态】乌贼骨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或类圆形薄片,长2.5~4cm,宽1.5~3cm,厚0.2~0.5cm。外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,有纵皱纹,内表面类白色,有光泽。边缘稍内卷,中部有1条明显的纵沟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角质样,灰白色或灰黄色,可见排列紧密的骨针。气微,味微咸。
【产地分布】乌贼骨主要产于我国沿海地区,如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乌贼骨在乌贼捕捞后,将乌贼的内壳取出,洗净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乌贼骨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或类圆形薄片,外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,有纵皱纹,内表面类白色,有光泽。边缘稍内卷,中部有1条明显的纵沟。质坚硬,不易折断,断面角质样,灰白色或灰黄色,可见排列紧密的骨针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咸、涩。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乌贼骨具有收敛止血、固精止带、制酸止痛、收湿敛疮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收敛剂、止血剂。
【临床应用】
用法用量:内服,煎汤,3~10g;研末,1~3g。
主治病症:用于吐血、衄血、崩漏、便血、尿血、外伤出血、遗精、带下、胃痛、胃酸过多、湿疮、湿疹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
1. 收敛止血:乌贼骨中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,具有收敛止血作用。
2. 抗菌消炎:乌贼骨中的碳酸钙和氨基酸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作用。
3. 抗肿瘤:乌贼骨中的多肽类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乌贼骨主要含有碳酸钙、氨基酸、多肽类成分、有机酸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
1. 孕妇慎用。
2. 对乌贼骨过敏者禁用。
3. 服药期间,忌食辛辣、油腻食物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乌贼骨散:乌贼骨、白及、黄连等,用于治疗吐血、衄血、崩漏等。
2. 乌贼骨丸:乌贼骨、白芍、当归等,用于治疗遗精、带下等。
3. 乌贼骨散:乌贼骨、海螵蛸、白及等,用于治疗胃痛、胃酸过多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王丽丽. 乌贼骨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5,13(10):128-130.
2. 王晓燕,张晓红,李晓峰. 乌贼骨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7,24(1):1-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