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乌贼鱼腹中

其它中药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4年10月14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乌贼鱼腹中晒干保存,炖汤或煮粥时放一点,补虚养身,但脾胃虚寒者要适量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乌贼鱼腹中
【中药名】乌贼鱼腹中 [拼音:wū zéi yú fù zhōng]
【别名】乌贼骨、海螵蛸、乌贼壳、海螵蛸壳、乌贼皮、海螵蛸皮
【英文名】Cuttlefish Shell
【来源】乌贼鱼腹中,为乌贼科动物乌贼 Sepia esculenta Hoyle 的干燥内壳。
【植物形态】乌贼鱼体呈椭圆形,长可达1米,宽约20厘米。壳内壁光滑,呈白色或淡黄色,有光泽。壳外表面为硬壳,呈灰黑色或暗褐色,有明显的纵纹。乌贼鱼生活在海洋中,以底栖生物为食。
【产地分布】乌贼鱼主要产于我国沿海地区,如浙江、福建、广东、广西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乌贼鱼在捕捞后,立即取出内壳,晒干或烘干,除去杂质,即为乌贼鱼腹中。
【药材性状】乌贼鱼腹中呈不规则的长方形或圆形,厚薄不一,表面灰白色或淡黄色,有光泽。质地坚硬,不易折断。气微,味微咸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咸,归肝、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乌贼鱼腹中具有收敛止血、固精止带、制酸止痛、软坚散结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吐血、衄血、崩漏、带下、胃痛、瘰疬、瘿瘤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6-15g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撒或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乌贼鱼腹中具有以下作用:
1. 收敛止血:乌贼鱼腹中能促进血小板聚集,缩短凝血时间,从而达到止血作用。
2. 抗炎镇痛:乌贼鱼腹中具有抗炎、镇痛作用,可用于治疗胃痛、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。
3. 抗肿瘤:乌贼鱼腹中提取物对某些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乌贼鱼腹中主要含有碳酸钙、磷酸钙、氯化钠、硫酸钙、有机质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慎用。不宜与含铁、钙等金属离子较多的药物同服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吐血、衄血:乌贼鱼腹中、白及、地榆各等份,研末,每次6g,每日3次。
2. 治崩漏:乌贼鱼腹中、黄芪、当归、白芍各10g,煎汤服。
3. 治胃痛:乌贼鱼腹中、白芍、甘草各10g,煎汤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57.
2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2006.
3. 中药药理与临床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9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