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夏枯草

清热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5年02月20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夏枯草泡水喝能清热解毒,适合夏天饮用。晒干保存,泡水时加几朵菊花,味道更佳,但孕妇和体质虚寒者要少喝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夏枯草
【中药名】夏枯草 [Xiazhucaojiao]
【别名】铁线草、麦冬草、夜关门、夏枯头、白头草、羊胡子草、棒锤草、铁线包、棒锤草、棒锤花、夜关门、野麦冬、麦冬草、羊胡子草、羊胡子头、棒锤草、棒锤花、夜关门、野麦冬、麦冬草、羊胡子草、羊胡子头、棒锤草、棒锤花
【英文名】Prunella vulgaris
【来源】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. 的干燥果穗。
【植物形态】夏枯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80cm。根茎短,须根多。茎直立,四棱形,密被短柔毛。叶对生,叶片卵圆形或椭圆形,长1-3cm,宽0.5-1.5cm,先端钝,基部楔形,边缘具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两面均被短柔毛。轮伞花序多花,组成顶生或腋生的总状花序;苞片披针形,花梗短;花萼钟形,先端5裂,花冠紫色或淡紫色,二唇形,上唇短,下唇3裂;雄蕊4,花丝扁平,花药2室;子房4裂,花柱丝状。花期5-7月,果期8-9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夏枯草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、新疆等地。生于山坡、路边、草丛中。
【采收加工】夏枯草在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收,割取果穗,晒干,除去杂质。
【药材性状】夏枯草呈棒状,长1-2.5cm,直径0.3-0.6cm。表面棕红色或棕褐色,有细纵皱纹,顶端钝圆,基部稍窄,有短果梗。质硬而脆,易折断。气微,味苦、涩。
【性味归经】苦、辛,寒。归肝、胆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夏枯草具有清热解毒、消肿散结、凉血止血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头痛、目赤、咽喉肿痛、痈肿疮毒、瘰疬、乳痈、血热吐衄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夏枯草的用法用量为9-15g,煎服。主治病症包括:
1. 头痛:夏枯草配伍菊花、白芷等,煎服。
2. 目赤:夏枯草配伍黄芩、决明子等,煎服。
3. 咽喉肿痛:夏枯草配伍金银花、连翘等,煎服。
4. 痈肿疮毒:夏枯草配伍蒲公英、紫花地丁等,煎服。
5. 瘰疬:夏枯草配伍海藻、昆布等,煎服。
6. 乳痈:夏枯草配伍金银花、连翘等,煎服。
7. 血热吐衄:夏枯草配伍白茅根、侧柏叶等,煎服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夏枯草具有以下作用:
1. 抗菌消炎:夏枯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、溶血性链球菌、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。
2. 抗肿瘤:夏枯草提取物对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。
3. 降血压:夏枯草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。
4. 降血脂:夏枯草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夏枯草主要化学成分包括:黄酮类、三萜类、挥发油、生物碱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夏枯草性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夏枯草配伍菊花、白芷等,用于治疗头痛。
2. 夏枯草配伍黄芩、决明子等,用于治疗目赤。
3. 夏枯草配伍金银花、连翘等,用于治疗咽喉肿痛。
4. 夏枯草配伍蒲公英、紫花地丁等,用于治疗痈肿疮毒。
5. 夏枯草配伍海藻、昆布等,用于治疗瘰疬。
6. 夏枯草配伍金银花、连翘等,用于治疗乳痈。
7. 夏枯草配伍白茅根、侧柏叶等,用于治疗血热吐衄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5.
2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3. 张伯礼,李可,王永炎. 中药临床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7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