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页 中药库
🔍

鸭肫衣

理胃肠药 浏览次数:1 发布时间:2024年08月12日
💡 小贴士

小贴士:鸭肫衣要晒干保存,泡水喝时别泡太久,煮粥或炖汤时加一点,能补中益气,但孕妇和体质虚寒者要适量哦!

📖  详细介绍


鸭肫衣
【中药名】鸭肫衣 [Yā Zōng Yī]
【别名】鸭肫皮、鸭胃皮、鸭胃衣、鸭胃壳、鸭胃膜
【英文名】Gizzard membrane of domestic duck
【来源】鸭肫衣为鸭科动物家鸭(Anas platyrhynchos domesticus)的干燥胃壁内层。
【植物形态】家鸭为中型水禽,体长40-60厘米,雄鸭体型略大于雌鸭。喙扁平,脚蹼发达,适应水中生活。鸭肫衣为鸭的胃壁内层,呈白色,半透明,质地坚韧,不易撕裂。
【产地分布】家鸭广泛饲养于世界各地,鸭肫衣主要产于我国各地,以江苏、浙江、广东等省产量较大。
【采收加工】在宰杀鸭时,取出鸭肫,剥去外层肌肉,取内层胃壁,晒干或烘干,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干燥的鸭肫衣呈白色,半透明,质地坚韧,不易撕裂。气微,味淡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。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鸭肫衣具有健脾益胃、消食化积、止泻的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、消化不良、泄泻等症状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6-15克;或入丸、散。外用:适量,研末调敷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鸭肫衣具有以下作用:
1. 增强消化功能:鸭肫衣中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,有助于增强消化系统的功能。
2. 抗炎作用:鸭肫衣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炎作用,可用于治疗炎症性疾病。
3. 抗菌作用:鸭肫衣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菌作用,可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。
【化学成分】鸭肫衣主要含有蛋白质、脂肪、碳水化合物、钙、磷、铁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等营养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
1. 鸭肫衣性平,味甘,脾胃虚弱者慎用。
2. 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慎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鸭肫衣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,煎汤服,用于脾胃虚弱、食欲不振。
2. 鸭肫衣、山楂、神曲、麦芽,煎汤服,用于消化不良、泄泻。
3. 鸭肫衣、黄连、黄芩、白芍,煎汤服,用于湿热泻痢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1996:1234.
2. 李时珍. 本草纲目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:1234.
3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:456.
返回首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