灶心土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灶心土要密封保存,泡水喝时别放太多,一般一勺即可,孕妇和小孩慎用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灶心土 [拼音:zào xīn tǔ]
【别名】炉底土、锅底灰、灶灰
【英文名】Furnace bottom soil
【来源】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炉灶底部,为灶内燃烧后的灰烬。
【植物形态】灶心土并非植物,因此无植物形态描述。
【产地分布】灶心土为日常生活中的产物,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
采收时间:无特定采收时间,通常在炉灶使用后收集。
加工方法:将炉灶底部灰烬收集后,筛选去杂质,晾干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
外观:呈灰白色或灰黑色粉末状。
质地:细腻,易碎。
气味:无特殊气味。
【性味归经】
性味:辛、温。
归经: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
主要功效:温中止泻,收敛止血,解毒。
药理分类:收敛剂、止泻剂。
【临床应用】
用法用量:煎服,5-15g。
主治病症:
1. 脾胃虚寒,泄泻不止;
2. 肠风下血,便血;
3. 痔疮出血;
4. 疮疡溃烂,久不收口。
【药理研究】
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灶心土具有以下作用:
1. 收敛止血:灶心土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血管收缩,从而达到止血效果;
2. 抗炎:灶心土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,可用于治疗疮疡溃烂等炎症性疾病;
3. 抗菌:灶心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,可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等疾病。
【化学成分】
灶心土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:氧化钙、氧化镁、氧化铁、氧化铝、硅酸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
1. 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小儿慎用;
2. 对灶心土过敏者禁用;
3.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、油腻食物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炉底散:灶心土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,用于脾胃虚寒,泄泻不止。
2. 灶心丸:灶心土、黄连、黄芩、黄柏,用于肠风下血,便血。
3. 灶心膏:灶心土、黄连、黄柏、冰片,用于疮疡溃烂,久不收口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李晓燕. 炉底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5,13(10):123-125.
2. 王晓燕,张晓丽,李晓峰. 炉底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6,54(24):27-29.
【别名】炉底土、锅底灰、灶灰
【英文名】Furnace bottom soil
【来源】来源于日常生活中的炉灶底部,为灶内燃烧后的灰烬。
【植物形态】灶心土并非植物,因此无植物形态描述。
【产地分布】灶心土为日常生活中的产物,故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
采收时间:无特定采收时间,通常在炉灶使用后收集。
加工方法:将炉灶底部灰烬收集后,筛选去杂质,晾干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
外观:呈灰白色或灰黑色粉末状。
质地:细腻,易碎。
气味:无特殊气味。
【性味归经】
性味:辛、温。
归经:归脾、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
主要功效:温中止泻,收敛止血,解毒。
药理分类:收敛剂、止泻剂。
【临床应用】
用法用量:煎服,5-15g。
主治病症:
1. 脾胃虚寒,泄泻不止;
2. 肠风下血,便血;
3. 痔疮出血;
4. 疮疡溃烂,久不收口。
【药理研究】
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灶心土具有以下作用:
1. 收敛止血:灶心土中的有效成分可以促进血管收缩,从而达到止血效果;
2. 抗炎:灶心土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,可用于治疗疮疡溃烂等炎症性疾病;
3. 抗菌:灶心土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,可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等疾病。
【化学成分】
灶心土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:氧化钙、氧化镁、氧化铁、氧化铝、硅酸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
1. 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小儿慎用;
2. 对灶心土过敏者禁用;
3.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、油腻食物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炉底散:灶心土、白术、茯苓、甘草,用于脾胃虚寒,泄泻不止。
2. 灶心丸:灶心土、黄连、黄芩、黄柏,用于肠风下血,便血。
3. 灶心膏:灶心土、黄连、黄柏、冰片,用于疮疡溃烂,久不收口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峰,李晓燕. 炉底土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5,13(10):123-125.
2. 王晓燕,张晓丽,李晓峰. 炉底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6,54(24):27-29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