油桐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油桐种子油可以外用缓解皮肤干燥,但别吃哦,孕妇和小孩要小心使用,阴凉处保存,避免阳光直射。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油桐 [yóu tóng]
【别名】桐油子、桐子、油桐子、桐油果、桐子油、桐油
【英文名】Camelina sativa L.
【来源】油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油桐树高可达10-20米,树皮灰褐色,枝条粗壮。叶互生,掌状复叶,小叶5-7片,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,花梗短,花被5片,白色或淡黄色。果实为蒴果,球形或卵形,成熟时开裂,种子多数,呈黑色或棕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油桐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,如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500-1000米的山坡、山谷、林缘等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油桐果实成熟后,采摘果实,晒干,剥去果皮,取出种子,晒干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油桐种子呈球形或卵形,直径约1-2厘米,表面黑色或棕色,有光泽,种皮坚硬,不易破碎。种仁白色,富油质。
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苦,性温。归肺、肝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油桐具有祛风除湿、解毒杀虫、润肺止咳、消肿止痛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祛风湿药、解毒药、润肺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9-15克;外用:适量,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主治病症: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、皮肤瘙痒、肺痨咳嗽、疮疡肿毒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油桐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油脂、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,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、抗氧化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油桐种子中含有桐油酸、亚油酸、油酸、棕榈酸等脂肪酸,以及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维生素E、钙、磷、铁等营养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慎用。不宜过量服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油桐子散:油桐子适量,研末,每次6克,温开水送服,每日2次。
2. 油桐子酒:油桐子适量,白酒适量,浸泡7天,每次10毫升,每日2次。
3. 油桐子膏:油桐子适量,捣碎,加入适量蜂蜜,调匀,外敷患处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东,陈丽华. 油桐种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2):234-238.
2. 王丽华,刘晓红,李晓东. 油桐种子油脂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[J]. 中国油脂,2012,37(2):1-4.
3. 张丽华,李晓东,陈丽华. 油桐种子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1,36(10):1501-1504.
【别名】桐油子、桐子、油桐子、桐油果、桐子油、桐油
【英文名】Camelina sativa L.
【来源】油桐为大戟科植物油桐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油桐树高可达10-20米,树皮灰褐色,枝条粗壮。叶互生,掌状复叶,小叶5-7片,椭圆形或长椭圆形,边缘有锯齿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,花梗短,花被5片,白色或淡黄色。果实为蒴果,球形或卵形,成熟时开裂,种子多数,呈黑色或棕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油桐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,如广东、广西、福建、江西、湖南等地,生长于海拔500-1000米的山坡、山谷、林缘等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油桐果实成熟后,采摘果实,晒干,剥去果皮,取出种子,晒干备用。
【药材性状】油桐种子呈球形或卵形,直径约1-2厘米,表面黑色或棕色,有光泽,种皮坚硬,不易破碎。种仁白色,富油质。
【性味归经】味辛、苦,性温。归肺、肝、大肠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油桐具有祛风除湿、解毒杀虫、润肺止咳、消肿止痛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祛风湿药、解毒药、润肺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内服:煎汤,9-15克;外用:适量,捣敷或研末调敷。
主治病症:风湿痹痛、跌打损伤、皮肤瘙痒、肺痨咳嗽、疮疡肿毒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油桐种子中含有丰富的油脂、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维生素等营养成分,具有抗炎、镇痛、抗肿瘤、抗氧化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油桐种子中含有桐油酸、亚油酸、油酸、棕榈酸等脂肪酸,以及蛋白质、氨基酸、维生素E、钙、磷、铁等营养成分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慎用。不宜过量服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油桐子散:油桐子适量,研末,每次6克,温开水送服,每日2次。
2. 油桐子酒:油桐子适量,白酒适量,浸泡7天,每次10毫升,每日2次。
3. 油桐子膏:油桐子适量,捣碎,加入适量蜂蜜,调匀,外敷患处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华,李晓东,陈丽华. 油桐种子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0,35(2):234-238.
2. 王丽华,刘晓红,李晓东. 油桐种子油脂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[J]. 中国油脂,2012,37(2):1-4.
3. 张丽华,李晓东,陈丽华. 油桐种子提取物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1,36(10):1501-150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