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见草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月见草油要避光保存,晚上睡前吃效果最好,搭配鱼油一起吃更佳,但孕妇和过敏体质的人要小心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月见草 [Yuejiancao]
【别名】夜来香、月下香、月见草油
【英文名】Evening Primrose Oil
【来源】月见草为柳叶菜科植物Oenothera biennis L. 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月见草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100cm。根粗壮,圆柱形。茎直立,多分枝,表面被白色柔毛。叶互生,长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3-10cm,宽1-2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灰绿色,两面均被短柔毛。花单生于叶腋,夜间开放,白色或淡黄色,花冠漏斗状,直径约2cm。果为蒴果,长圆形,长1-2cm,成熟时开裂。种子多数,细小,黑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月见草原产于北美洲,现广泛分布于欧洲、亚洲、非洲及大洋洲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西南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在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种子呈长圆形,长2-3mm,直径1-1.5mm。表面黑色或黑褐色,有光泽,一端钝圆,另一端稍尖。种皮坚硬,不易破碎。味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苦,寒。归肝、肾、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月见草具有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润肺止咳、利尿消肿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清热解毒药、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月见草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、咽喉肿痛、咳嗽、咯血、水肿、小便不利等病症。用法用量:煎服,9-15g;或制成油剂,每次5-10ml,每日3次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月见草具有抗炎、抗病毒、抗氧化、抗肿瘤、降血脂、抗血栓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月见草主要化学成分为γ-亚麻酸(GLA)、亚油酸、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。
【使用禁忌】月见草性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感冒发热:月见草15g,金银花10g,连翘10g,煎服。
2. 治咽喉肿痛:月见草15g,牛蒡子10g,甘草6g,煎服。
3. 治咳嗽:月见草15g,杏仁10g,桑白皮10g,煎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2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3. 王国强,李时珍,等. 中药临床手册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
【别名】夜来香、月下香、月见草油
【英文名】Evening Primrose Oil
【来源】月见草为柳叶菜科植物Oenothera biennis L. 的干燥成熟种子。
【植物形态】月见草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高30-100cm。根粗壮,圆柱形。茎直立,多分枝,表面被白色柔毛。叶互生,长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3-10cm,宽1-2cm,先端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锯齿,上面绿色,下面灰绿色,两面均被短柔毛。花单生于叶腋,夜间开放,白色或淡黄色,花冠漏斗状,直径约2cm。果为蒴果,长圆形,长1-2cm,成熟时开裂。种子多数,细小,黑色。
【产地分布】月见草原产于北美洲,现广泛分布于欧洲、亚洲、非洲及大洋洲。在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、华北、西北、西南等地。
【采收加工】在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,打下种子,除去杂质,晒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种子呈长圆形,长2-3mm,直径1-1.5mm。表面黑色或黑褐色,有光泽,一端钝圆,另一端稍尖。种皮坚硬,不易破碎。味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苦,寒。归肝、肾、心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月见草具有清热解毒、活血化瘀、润肺止咳、利尿消肿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清热解毒药、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月见草常用于治疗感冒发热、咽喉肿痛、咳嗽、咯血、水肿、小便不利等病症。用法用量:煎服,9-15g;或制成油剂,每次5-10ml,每日3次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月见草具有抗炎、抗病毒、抗氧化、抗肿瘤、降血脂、抗血栓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月见草主要化学成分为γ-亚麻酸(GLA)、亚油酸、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。
【使用禁忌】月见草性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治感冒发热:月见草15g,金银花10g,连翘10g,煎服。
2. 治咽喉肿痛:月见草15g,牛蒡子10g,甘草6g,煎服。
3. 治咳嗽:月见草15g,杏仁10g,桑白皮10g,煎服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中药大辞典[M]. 上海: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,1999.
2. 中药药理学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10.
3. 王国强,李时珍,等. 中药临床手册[M]. 北京:人民卫生出版社,2006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