藏红花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藏红花泡水喝能活血化瘀,但量不宜多,每天3-5根即可。记得密封保存,防止受潮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藏红花 [Zanghonghua]
【别名】藏红花、番红花、西红花、印度红花、红蓝花、撒法花
【英文名】Saffron
【来源】藏红花为鸢尾科植物藏红花(Crocus sativus L.)的干燥柱头。
【植物形态】藏红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10-20厘米。根状茎短粗,直径约1厘米。叶基生,狭线形,长5-15厘米,宽2-3毫米,先端渐尖,边缘全缘,无毛。花单生,花被片6,倒披针形,先端渐尖,边缘膜质,花被筒短,先端4裂,裂片狭三角形,花柱细长,柱头3裂,裂片狭三角形,花药黄色。花期秋季。
【产地分布】藏红花主要产于我国西藏、新疆、云南等地,印度、伊朗、西班牙、意大利等也有栽培。
【采收加工】藏红花在秋季花盛开时采收,割取花柱,晒干,除去杂质。
【药材性状】藏红花呈线形,长3-5毫米,直径约1.5毫米。表面红黄色或橙红色,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,内侧有一短裂隙,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。体轻,质松软,干后质脆易断。气特异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微苦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藏红花具有活血化瘀、调经止痛、凉血解毒、清热解毒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藏红花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、产后瘀血腹痛、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、血瘀经闭、产后恶露不尽、瘀血头痛、眩晕、胸痹心痛、中风偏瘫、风湿痹痛等病症。用法用量为3-9克,煎服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藏红花具有抗凝血、抗血栓、抗炎、抗氧化、抗肿瘤、抗病毒、抗疲劳、抗抑郁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藏红花主要化学成分为藏红花酸、藏红花素、藏红花苷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月经过多者禁用。过敏体质者慎用。服用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食物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藏红花丹参汤:藏红花、丹参、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黄、枸杞子、甘草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等。
2. 藏红花桃仁煎:藏红花、桃仁、红花、川芎、当归、白芍、熟地黄、甘草。用于治疗产后瘀血腹痛、跌打损伤等。
3. 藏红花四物汤:藏红花、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黄。用于治疗血瘀经闭、产后恶露不尽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强,李晓东,王丽丽. 藏红花的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2,37(10):1943-1948.
2. 李晓东,张国强,王丽丽. 藏红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3,51(2):1-4.
3. 王丽丽,张国强,李晓东. 藏红花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4,12(3):1-4.
【别名】藏红花、番红花、西红花、印度红花、红蓝花、撒法花
【英文名】Saffron
【来源】藏红花为鸢尾科植物藏红花(Crocus sativus L.)的干燥柱头。
【植物形态】藏红花为多年生草本植物,高10-20厘米。根状茎短粗,直径约1厘米。叶基生,狭线形,长5-15厘米,宽2-3毫米,先端渐尖,边缘全缘,无毛。花单生,花被片6,倒披针形,先端渐尖,边缘膜质,花被筒短,先端4裂,裂片狭三角形,花柱细长,柱头3裂,裂片狭三角形,花药黄色。花期秋季。
【产地分布】藏红花主要产于我国西藏、新疆、云南等地,印度、伊朗、西班牙、意大利等也有栽培。
【采收加工】藏红花在秋季花盛开时采收,割取花柱,晒干,除去杂质。
【药材性状】藏红花呈线形,长3-5毫米,直径约1.5毫米。表面红黄色或橙红色,顶端边缘显不整齐的齿状,内侧有一短裂隙,下端有时残留一小段黄色花柱。体轻,质松软,干后质脆易断。气特异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平,味甘、微苦。归心、肝、脾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藏红花具有活血化瘀、调经止痛、凉血解毒、清热解毒等功效。药理分类为活血化瘀药。
【临床应用】藏红花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、产后瘀血腹痛、跌打损伤、瘀血肿痛、血瘀经闭、产后恶露不尽、瘀血头痛、眩晕、胸痹心痛、中风偏瘫、风湿痹痛等病症。用法用量为3-9克,煎服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藏红花具有抗凝血、抗血栓、抗炎、抗氧化、抗肿瘤、抗病毒、抗疲劳、抗抑郁等作用。
【化学成分】藏红花主要化学成分为藏红花酸、藏红花素、藏红花苷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孕妇、月经过多者禁用。过敏体质者慎用。服用期间应避免食用辛辣、油腻食物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藏红花丹参汤:藏红花、丹参、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黄、枸杞子、甘草。用于治疗月经不调、痛经、闭经等。
2. 藏红花桃仁煎:藏红花、桃仁、红花、川芎、当归、白芍、熟地黄、甘草。用于治疗产后瘀血腹痛、跌打损伤等。
3. 藏红花四物汤:藏红花、当归、川芎、白芍、熟地黄。用于治疗血瘀经闭、产后恶露不尽等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国强,李晓东,王丽丽. 藏红花的研究进展[J]. 中国中药杂志,2012,37(10):1943-1948.
2. 李晓东,张国强,王丽丽. 藏红花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[J]. 中国现代医生,2013,51(2):1-4.
3. 王丽丽,张国强,李晓东. 藏红花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[J].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,2014,12(3):1-4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