泽泻
💡 小贴士
小贴士:泽泻泡水喝可利水消肿,但脾胃虚寒者要少喝,最好饭前服用,以免伤胃哦!
📖 详细介绍

【中药名】泽泻 [拼音:zé xiè]
【别名】白泻、水泻、泽泻米、泽泻草
【英文名】Alisma orientale
【来源】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 (Samuel) Juzep. 的干燥块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泽泻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,高30-100cm。根状茎粗壮,横走,节上具多数须根。叶基生,叶柄长,圆柱形,基部扩大成鞘;叶片圆形或卵圆形,长5-10cm,宽3-8cm,先端钝或锐尖,基部心形,全缘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两面光滑无毛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多数,生于花梗顶端;雌花单生,生于花梗中部;花梗细长,花被6片,白色,花瓣状;雄花雄蕊6,花丝细长,花药黄色;雌花心皮6,花柱细长,柱头头状。果实为浆果,球形,熟时黑色。花期6-7月,果期7-8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泽泻主要产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等地。生长于沼泽、水田、沟边、池沼等湿润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泽泻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收,挖出块茎,除去须根及外皮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泽泻呈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,直径1-2.5cm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,有细皱纹及须根痕。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粉性,有多数细孔。气微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寒,味甘、淡。归肾、膀胱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泽泻具有利水渗湿、泄热、消肿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水肿、小便不利、淋浊、湿热泻痢、黄疸、湿温病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泽泻的常用剂量为6-15g。煎服,可与其他利水渗湿药同用。主治水肿、小便不利、淋浊、湿热泻痢、黄疸、湿温病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泽泻具有以下作用:
1. 利尿作用:泽泻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,可增加尿量,降低血压。
2. 抗炎作用:泽泻具有抗炎作用,可减轻炎症反应。
3. 抗肿瘤作用:泽泻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,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。
4. 抗氧化作用:泽泻具有抗氧化作用,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,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。
【化学成分】泽泻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泽泻醇、泽泻苷、泽泻酸、泽泻素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泽泻性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泽泻汤:泽泻、茯苓、猪苓、白术、桂枝、白芍、生姜、大枣。用于治疗水肿、小便不利。
2. 泽泻散:泽泻、猪苓、茯苓、白术、桂枝、白芍、生姜、大枣。用于治疗湿热泻痢。
3. 泽泻丸:泽泻、猪苓、茯苓、白术、桂枝、白芍、生姜、大枣。用于治疗黄疸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伯礼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十八,泽泻条,2006年版。
2. 陈可冀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十八,泽泻条,2006年版。
3. 王永炎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十八,泽泻条,2006年版。
【别名】白泻、水泻、泽泻米、泽泻草
【英文名】Alisma orientale
【来源】泽泻为泽泻科植物泽泻Alisma orientale (Samuel) Juzep. 的干燥块茎。
【植物形态】泽泻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,高30-100cm。根状茎粗壮,横走,节上具多数须根。叶基生,叶柄长,圆柱形,基部扩大成鞘;叶片圆形或卵圆形,长5-10cm,宽3-8cm,先端钝或锐尖,基部心形,全缘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,两面光滑无毛。花单性,雌雄同株;雄花多数,生于花梗顶端;雌花单生,生于花梗中部;花梗细长,花被6片,白色,花瓣状;雄花雄蕊6,花丝细长,花药黄色;雌花心皮6,花柱细长,柱头头状。果实为浆果,球形,熟时黑色。花期6-7月,果期7-8月。
【产地分布】泽泻主要产于中国东北、华北、华东、中南、西南及陕西、甘肃等地。生长于沼泽、水田、沟边、池沼等湿润处。
【采收加工】泽泻在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采收,挖出块茎,除去须根及外皮,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泽泻呈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,直径1-2.5cm。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,有细皱纹及须根痕。质坚实,不易折断,断面黄白色,粉性,有多数细孔。气微,味微苦。
【性味归经】性寒,味甘、淡。归肾、膀胱经。
【功效与作用】泽泻具有利水渗湿、泄热、消肿等功效。主要用于治疗水肿、小便不利、淋浊、湿热泻痢、黄疸、湿温病等病症。
【临床应用】泽泻的常用剂量为6-15g。煎服,可与其他利水渗湿药同用。主治水肿、小便不利、淋浊、湿热泻痢、黄疸、湿温病等。
【药理研究】现代药理研究表明,泽泻具有以下作用:
1. 利尿作用:泽泻具有明显的利尿作用,可增加尿量,降低血压。
2. 抗炎作用:泽泻具有抗炎作用,可减轻炎症反应。
3. 抗肿瘤作用:泽泻中的某些成分具有抗肿瘤作用,可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。
4. 抗氧化作用:泽泻具有抗氧化作用,可清除体内的自由基,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。
【化学成分】泽泻的主要化学成分包括泽泻醇、泽泻苷、泽泻酸、泽泻素等。
【使用禁忌】泽泻性寒,脾胃虚寒者慎用。孕妇、哺乳期妇女及过敏体质者禁用。
【配伍药方】
1. 泽泻汤:泽泻、茯苓、猪苓、白术、桂枝、白芍、生姜、大枣。用于治疗水肿、小便不利。
2. 泽泻散:泽泻、猪苓、茯苓、白术、桂枝、白芍、生姜、大枣。用于治疗湿热泻痢。
3. 泽泻丸:泽泻、猪苓、茯苓、白术、桂枝、白芍、生姜、大枣。用于治疗黄疸。
【参考文献】
1. 张伯礼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十八,泽泻条,2006年版。
2. 陈可冀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十八,泽泻条,2006年版。
3. 王永炎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卷十八,泽泻条,2006年版。